“垃圾人”这一概念,出自美国心理学家大卫.波莱提出的“垃圾车法则”。他认为,许多人就像垃圾车,内心塞满负面情绪。当他们身上的负能量不断堆积,就需要找个地方倾倒,如果不巧被我们碰上了,这些负面情绪就有可能像炸药包一样被引爆。
我们的生活中,可能缺这缺那,但从来不缺“垃圾人”。所以,如何应对“垃圾人”,就显得很重要了。可惜,我们常常对此认识不够。
“垃圾人”的表现,多种多样。如你开车在路上,一辆车斜插到你的前面,左也堵着你,右也堵着你,明显是在戏弄你。这样的事例酿成的悲剧,此前曾有报道。还有,你在做某事时排着队,有人硬生生地插到你前面。更有你没惹人,人家无端端地便惹上你了,等等。
其实,不但今人,古人也常常遇到“垃圾人”。齐相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灵王听说齐使为相国晏婴后,对左右说:“晏婴身高不足五尺,但是却以贤名闻于诸侯,寡人以为楚强齐弱,应该好好羞辱齐国一番,以扬楚国之威!”并依大臣之计,作了部署。晏婴身着朝衣,乘车来到了楚国都城东门,见城门未开,便命人唤门。守门人早已得了上头的吩咐,指着旁边的小门说:“相国还是从这狗洞中进出吧!这洞口宽敞有余,足够你出入,又何必费事打开城门从门而入呢?”韩信年轻时还遇到过比这更垃圾的人。淮阴宰杀牲口的市场中,有个年轻人对韩信不屑一顾,说韩信虽然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内心很怯懦。一次,他当着众人的面侮辱韩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裤裆下面钻过去。”
应对“垃圾人”,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即惹不起躲得起。否则,很可能祸及自身。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局限的,那就是有时可以躲,有时遇上了“垃圾人”,躲是躲不过的,那样的话,就应采用忍的办法了。如开车的例子,你可以放慢车的速度,让“垃圾人”在前面耀武扬威地玩车,待玩得没味了,自然会离开的。如插队的例子,为了宁人息事,就让他插队算了,再多等一个人,又不会等死人的。倒是太较真,触怒了“垃圾人”,极有可能酿成血案。忍得一时之气而避免了悲剧的发生,也不算吃亏的。古人韩信的忍,达到了极致。他看着对方把自己逼进了死角,没有暴跳如雷,冷静地想了想,最终伏下身子从“垃圾人”的裤裆下钻了过去。整个市场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但他不以为意。怀有鸿鹄之志的人,不屑于与“垃圾人”斗气,稀里糊涂葬送了自己。
应对“垃圾人”,在忍的基础上,若能进一步在心理上进行调频,那就棋高一着了。心理调频之一,便是想着这是为“垃圾人”好。没有酿成激烈的冲突,“垃圾人”便少了一次可能犯下事甚至大事的危险。若犯下大事,人有可能便毁了。心理调频之二,便是想着放“垃圾人”一马,把修理的机会让给能轻松降伏“垃圾人”的人。心理调适之三,便是想着以此助长“垃圾人”的嚣张的气焰,待他到了更飞扬跋扈的地步时,监狱会热情地请他进去享受的。这一想法似乎很阴毒,但对付“垃圾人”,没有人会埋汰你的。
比之于心理调频更痛快淋漓的,便是运用上等的智慧,击垮“垃圾人”。晏婴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晏婴听罢守门人侮辱的话,笑了一笑,说道:“这可是狗进出的门,又不是人进出的门,出使狗国的人从狗门出入,出使人国的人从人门出入。我不知道自己是来到了人国还是狗国?我想楚国不会是一个狗国吧?”守门人将晏婴的话传给了楚灵王。楚灵王听罢,感到来者不善,沉思片刻,无可奈何地吩咐打开城门,从而让晏婴堂堂正正地进入了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