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谨防交通违章“随手拍”沦为“随意拍”

http://www.newdu.com 2016/12/19 光明网 史洪举 参加讨论

  针对交通违法普遍、管理力量不足问题,今年5月份温州交警首创微信“智能随手拍我要举报”系统,市民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行车记录仪举报各类交通违法,系统可以自动识别举报拍摄时间、地点、车牌,举报成功的市民可通过抽奖获得行车记录仪、微信现金红包、流量等奖励。(12月15日《浙江日报》)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意识却未随之养成。随处可见的交通违章不仅加剧拥堵和出行难,更有可能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鼓励市民随手拍摄交通违章行为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应认识到,也要对随手拍进行规范,避免陷入另外一个极端,沦为可能侵犯他人正当权益、乃至爆发冲突的随意拍。

  正如报道指出那样,推行交通违章随手拍的初衷是营造“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监督者”的氛围。进而倒逼每一个交通出行参与者意识到一旦有违章行为,可能随时被举报,进而真正地尊重交通规则,而非只做“摄像头下的守法者”。其实,鼓励公民举报违法行为也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不对发生在身边的违法行为置之不理,而是积极举报,显然是公民担当的体现。

  但鼓励随时举报交通违章行为要有一定界限,切不可过度“鼓励”而产生误导。首先,违章者除了应受罚款、扣分等处罚外,也享有肖像、隐私等基本权利,这些权利不能因交通违章而被过度限制。通过电子眼抓拍或警察现场执法所拍摄的违章信息均由公安部门掌握,非经法定程序不能泄露给无关人员。而市民的随手拍则很少考虑这些,其在提交现场照片后,手机中还会留有违章者和同乘人的照片乃至其他个人信息。甚至不排除一些人为领取奖励,刻意将现场照片拍摄的非常清晰全面以达到相应标准。这些信息,如被个人保管,则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麻烦。

  其次,随手拍的另外一个风险是可能导致拍摄者与违章者爆发冲突,形成个人恩怨。据报道,2015年6月份,在北京市海淀区双安商场附近一处天桥下面,一名初中生用手机拍摄了一辆占用非机动车道的私家车,遭到私家车上三女一男集体下车“围攻”。这提醒相关部门,鼓励随手拍的同时,警察执法依然不能缺位,既要让拍摄者养成依法拍摄、注意自我保护的意识,又不要让随手拍替代警察执法而减少见警率。一旦发生类似冲突,执法机关应及时处置,避免冲突扩大,甚至发生举报者被报复的极端事件。

  最后,还要防止随手拍被非法利用。敢于利用随手拍举报交通违章者自然不乏公道正派的仗义人士,即便没有奖励,面对交通违章,相信也会有人投诉举报。但同时不排除会出现专门以此为业的“职业拍客”,甚至有一些人发现奖励比违章处罚低时,可能会找违章者“沟通”,以违章者给付费用换取息事宁人。这样的话,随手拍就严重变味了,甚至会沦为敲诈勒索的工具,背离了人人监督交通违章的初衷。

  因此,交通违章“随手拍”可以鼓励,但仍需进一步规范管理。需要有关部门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缺陷,并及时补上短板。譬如,要求拍摄者在举报的同时删除照片,不泄露个人隐私,并严防出现“钓鱼拍摄”,利用获取的违法信息敲诈他人等恶劣事件。简而言之,只有不断对随手拍规范管理,才能激发人们举报交通违法的人性之善,并防止出现滥用举报权的随意拍现象。

Tags:谨防交通违章“随手拍”沦为“随意拍”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