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职称评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它像是一种身份,事关声誉和待遇,因此大家都非常重视。但长期以来,职称外语、计算机、论文成为职称评定的“三大标配”,它就像是高考的指挥棒,逼着“考生”在专业技术之外耗费大量精力,为职称评定而累,为学历、论文和外语煞费心机,从买学历、买论文到找替考,不择手段,丑态百出……公允地说,职称制度对于激励、选拔、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用不可抹杀,但如今暴露出的问题、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羁绊已是显而易见。
《意见》的出台给人长舒一口气的感觉。这是一项涉及5500余万专业技术人才的重大改革,是职称改革迈出的关键一步。它顺应民意,与时俱进,亮点纷呈,有的放矢,显示出务实、灵活的人才评价导向,可以更大限度地释放、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提升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意见》已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我看来,要使这一制度善意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赖于强有力的执行以及更为缜密的配套设计。
首先,明确“标尺”。所谓隔行如隔山,每一种职业各不相同,但以往职称评定不分地区、职业、年龄等“一把尺子量到底”。对此,《意见》推出多项改革:论文不再是“硬杠杠”,专利成果、工程方案、教案、病历等都能作为成果替代论文;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对特殊人才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单独评价……这些改革设计了人才评价的多维标尺,归结为一点,就是更注重考察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真正考量其工作绩效、真才实学。但“真才实学”怎么衡量?所以相比于过去看论文、看学历,新“标尺”标准更严、更复杂,评价起来工作量更大,更需要科学、严谨的制度设计。而这,有待于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努力摸索。
其次,加强监督。职称评定向来“僧多粥少”,外语、论文等往往被视作一种门槛,虽然有的确实跟业务范围八竿子打不着,但“游戏规则”清楚,评起来就简单直接,谁都没话说。现在取消一些硬杠杠,有条件“入围”的更多,“自由裁量”的空间更大;与此同时,《意见》要求下放职称评审权限,发挥用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很多人担心,会不会更要拼关系?留下更多暗箱操作的空间?
对此,有必要在评审程序设计上随之“升级”,进一步公开、透明,确保公平公正。一方面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性,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监督;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通过投诉举报、政府放管结合、设置第三方机构等,让违纪违规行为无处藏身,让好制度真正造福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