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雨中行走,是不是走得越快,淋到的雨越少?”“唐诗里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果真要看到千里之外,得站在多高的楼上?”“一年有365天,一个班只有40个同学,但为什么同班同学生日在同一天的概率这么大?”……日前,这一组洋溢着思考力的“数学日记”在网上被晒出,而日记的作者曾是一个中学生。我们欣喜地看到,一颗科学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科学眼光、科学思维,对一个国家未来的科学技术进步而言,意义重大。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学生的回信中表示,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对探索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去年,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增强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学习实践能力,加强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
每一个热爱科学的孩子都是一颗未来科学的种子,然而要想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并不那么容易。我们往往教育孩子要乖,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不要随便乱说乱问;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努力,书背得越多越好、公式记得越牢越好;我们鼓励孩子参加奥赛班,但目的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加分;我们给孩子建了科技实验室,但到最后很多都成了摆设……于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孩子们的灵性被慢慢磨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也日渐消退,真正能走向科学研究之路的所剩无几。
怎样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精神?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杨振宁先生把自己与科学的结缘归功于少年时期形成的对科学的兴趣。初中时,杨振宁订阅了一本叫作《中学生》的杂志。每次书一到,他就会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一遍。正是那些有意思的数学故事、物理常识,为杨振宁打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兴趣是研究的前提,当一个孩子看法布尔的《昆虫记》,为书中小生物的奇特属性辗转难眠时;当一个孩子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被宇宙的神秘莫测深深吸引时;当广大青少年对这个大千世界充满了种种好奇与兴致,并想要不顾一切地弄清是怎么回事时,科学的意识其实就已经萌生了。
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老师应该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上,无论是想法的提出还是问题的解决,都应当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对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掌握,而不是强行灌输或是死记硬背。启发孩子在感兴趣的领域完成一个小课题,让孩子们自己去“折腾”,这样的方式更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逻辑思辨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启发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广大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祖国未来的科技事业才更有希望。我们期待每一颗科学的种子都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一个有兴趣的孩子都能攀登科学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