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伏妖篇》 注定会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周星驰+徐克的强强联手,固然让其备受期待,也免不了各种争议。豆瓣的短评首页,几乎是一星两星的差评,曾几何时“星爷我们欠你一张电影票”如今却成了“周星驰你欠我一张电影票”。抱着极低的预期走进影院,《西游伏妖篇》却出乎笔者意料的“好看”。
绝大多数观众对于 《西游记》 的想象,不见得是来自吴承恩的小说原著,而是来自于1986年的电视版《西游记》,这部经典的电视剧塑造了我们对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以及一系列妖魔鬼怪的想象。很多人一提到唐僧,脑中联想到的就是迟重瑞的扮相,慈眉善目、宅心仁厚; 一提到孙悟空,自然就是六小龄童,孙悟空虽顽劣,但机智勇敢、坚持正义、忠心耿耿;一提到白骨精,就是人面兽心、蛇蝎心肠……任何改编自 《西游记》 的影视作品,都必须直面1986年版《西游记》“这座大山”,该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让观众接受新的改编呢?
《西游伏妖篇》一开篇,就颠覆了我们对《西游记》的认知。唐僧依旧是慈眉善目,但却啰里啰嗦,喜欢对徒弟颐指气使,动不动就打骂孙悟空; 悟空顽劣依旧,随唐僧取经并非被唐僧感化,而是惧于唐僧的“如来神掌”;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忠心也没了,猪八戒甚至几次撺掇孙悟空杀了唐僧,这样他们就不必去取经了……这样颠覆性的改编是一种“不得不”,而很显然,它也容易引发反感和非议:这是对经典的颠覆。
可如果我们被《西游伏妖篇》的这种表面性的颠覆迷惑了,我们就轻易忽略了如此改编的另一面:每个人物更为鲜活了。1986版《西游记》的经典自不必言,不过应该承认,剧中唐僧师徒四人虽然经历了重重磨难,但剧情的吸引力来自于磨难的不同,而不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变化。也就是说,三个徒弟从被唐僧感化之后,他们就“定型”了。套用小说理论,《西游记》 中的主要人物偏向“扁形人物”,妖魔鬼怪都是坏的,都想吃唐僧;取经路上师徒四人心无杂念,一心向善。《西游伏妖篇》虽然有大改动,但并没有根本动摇人物的底色,而这样的改动却让主要人物都成为“圆形人物”。唐僧有杂念,有凡心,爱慕虚荣,但他也知错就改,甚至愿意下跪向孙悟空道歉;孙悟空更加顽劣,甚至透露点邪气,但他也更为“幽默”和接地气;而像白骨精,虽然也是妖怪,怨气深重,但相较于电视版白骨精没有由来的毒辣,《西游伏妖篇》 中交代了白骨精的前传——她之所以成妖魔,是因为她备受凌辱的痛苦过去。
总而言之,《西游伏妖篇》中的人物,少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范儿,而有了更多的“人气”。师徒几人的相处模式,颇像一家公司的上司和员工,或者一个小家庭,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点小算盘,偶尔也会相互冲突和顶撞,但实际上,因为大家目标一致,相处久了也都有了感情,吵吵闹闹之后总是又和好如初,当然和好如初之后可能还会接着吵……因此,《西游伏妖篇》 本质上虽是志怪故事,但却能给人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感觉,有一股活泼生动的精气神在其间涌动。
《西游伏妖篇》丰盈充沛的精气神,一方面得益于编剧周星驰一以贯之的无厘头风格。无厘头的核心是,戏仿、消解与颠覆,它打破等级和界限,在事物和事物之间强行建立突兀、荒谬、不“合理”不“自然”的联系。周星驰将早就经典化的取经四人组拉下神坛,因强烈的落差和出乎意料的逆转,产生了生动的生活化和喜剧化效果。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怪才导演徐克运用得神乎其神的特效,特效不仅仅是逼真宏大,更重要的是,无论妖魔鬼怪还是孙悟空、沙僧,都透露出一股真实的邪气。有邪气,是因为人物承受着生机勃勃的欲望和邪念的煎熬。它让人物更立得住,有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
《西游伏妖篇》涌动着精气神,让唐僧师徒四人从“神性”走向“人性”。但这并不是电影的最终目的,恰恰相反,电影的最终诉求是让师徒四人再次从“人性”走向“神性”。“伏妖”,不仅仅是降服妖魔鬼怪,也是师徒四人降服自己人性中的恶:唐僧的虚荣、伪善,孙悟空的暴戾,猪八戒的贪图享乐、贪生怕死。他们在不断的争执冲突和一次次的降妖伏魔过程中,既不断激发了彼此的恶,也一次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恶,直面了自己的恶。
没有无缘无故、与生俱来的“神性”,神性的必经之路是对人性恶的正视,对恶的磨砺,以及对除恶的努力,周星驰的西游从来都是有血有肉凡人的修行之路。或许与《大话西游》一样,我们可能无法一下子参透《西游伏妖篇》中的人生况味,但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慢慢理解它关于人性善恶的剖析,并触动我们每个人对于自我人性中那部分恶的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