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面对留学生“回国潮”,社会准备好了吗?

http://www.newdu.com 2017/3/14 东方网 贾合祥 参加讨论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上述一席话,的确令人振奋。尽管这些留学生回国效力有长期的、短期的,也有分布式的、分段式的,但他们毕竟是回来为祖国效力了。至于留学生为什么会形成“回国潮”,陈宝生部长指出:“因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培养了典型示范。”

  曾何几时,国人一度抱怨中国大学是花钱为外国培养人才,高材生都出国了,出国留学的都不回来了。究竟是不是这样的情况?有相当一部留学生确实如此,一走就不回来了。当然,我们需要广大留学生学习为报国,像研制了“两弹一星”的钱学森等老一辈知识分子一样,历尽艰难,在共和国刚刚开国、最需要的时候就回来了,为国做贡献。因为,毛泽东主席就曾经讲过:“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但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情况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有权利出国留学,也有权利留在他国,实际上也有很多国家来我国留学而留下来的。现代社会发展之竞争,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哪里有适合人才生长的环境,哪里有人才的用武之地,人才就会流向哪里,这是必然规律。

  那么,究竟为什么现在我国会出现留学生“回国潮”,无疑,就是陈部长所给出的原因,因为在世界经济发展持续低迷不振的情况,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却高歌猛进,特别在今天,中国更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引擎”,这就为留学生回国创业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自然更有很多的典型示范,对留学生们产生了极大吸引力。

  不过,面对留学生“回国潮”,笔者还想问一句,我国社会准备好了吗?并非笔者杞人忧天,而是有些事实不能不让人考虑,不能说对留学生“回国潮”没有影响。突出的还是人才的使用问题,虽然现在各用人单位,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人进人的门槛很高,即使一些行业很一般,连初中高中生都可以干得很好,但进人条件却最低是一本大学生。只是,一些单位并非真正重视大学生,不能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令其发挥自己的能力所长,提拔使用也要论资排辈、甚至凭关系。大材小用,事实上,一些单位的大学生起了个为单位“装点门面”、做“花瓶”的作用,所以,很多大学生进了一个让人看来很体面的单位,他们却不惜辞职“下海”,自己去创业。

  说到底,留学生“回国潮”,是冲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向好形势而来的。陈宝生部长讲,有“潮”就有动力,有“潮”就有风景。而这个“动力”和“风景”还需要社会,直白地说就是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来支持创造。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就是要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大力营造创新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用武的良好就业环境,对于各用人单位来说,必须任人唯贤,要珍惜和尊重人才,舍得使用人才和让人才担当大任。只有这样,才能让留学生愿意回国效力,使得“回国潮”高潮迭起,风景不断,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更加充满希望。

  面对留学生“回国潮”,我们的社会准备好了吗?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虑。

Tags:面对留学生“回国潮”,社会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