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迎接世界睡眠日
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日前发布了《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睡个好觉”成为青年人的奢望。有专家表示,中国青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不规律的作息,对身体造成潜在危害。(3月20日北京晨报)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觉中度过。睡眠对于补充人体的能量,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世间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调剂。然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睡觉这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却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打得支离破碎,甚至成了年轻群体的一种奢望。或睡眠质量欠佳,或睡眠时间大打折扣,不知不觉中也一步步将自己的身体推向亚健康状态。
市民迎接世界睡眠日
日前,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纳入此次调查的为10岁至45岁间的近6万人。报告显示,从整体的睡眠状况来看,76%的受访者表示入睡困难,其中超过13%的人甚至感觉处在痛苦状态,只有24%的受访者表示睡眠整体状况不错。更糟糕的是,“睡不够,起不来”或者“睡了却依然疲倦”的受访者高达91%。由此可见,整体上中国年青人的睡眠质量是很差的。睡眠也不再只是一个个人问题、健康问题,更是一个群体性和社会性现象。
在这个睡眠不足的年轻群体中,高校学生占比较大。“玩手机、看小说、刷剧,反正就是习惯了晚睡,睡不着就找点事情打发时间。”这般生活图景,是不少在校“熬夜族”的真实写照。调查数据显示,93%的受访者表示睡前玩手机,追剧和购物消耗了大量睡觉时间。甚至到了凌晨两点,依然有人“贴着面膜刷屏”。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并不会感到惊讶。如若不是颈椎、眼睛等机体部件提出强烈抗议,他们恨不得一夜不睡。
之于步入社会的年轻群体,结婚、购房、买车成了奋斗目标的三部曲。伴随其间的,是躺在床上也辗转反侧、夜夜难眠,是即便进入梦里也会感到焦虑、压抑和失落。凡当工作与睡眠发生冲突时,睡觉绝对不是首选。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访者会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更令人沮丧的是,很多时候,明明意识到自己该就寝了,却偏偏睡不着。宁愿做着各种无用功,也迟迟不愿送走这一天。
高校学生养成的不良晚睡习惯也好,上班一族患上了“晚睡强迫症”也罢,导致他们睡眠欠佳的,既有机体本身和自我放纵的影响,亦有生活压力和社会形态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耗损的,是身体建康的资本。此外,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专家表示,睡眠不佳会使18.7%的人记忆力减退;16.94%的人有精神问题倾向;4.71%的人有影响交通安全问题,其中1/4的人有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风险。诚然,经济实力与物质生活虽日益富足,但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与安放。
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劝年轻人不要老熬夜,“那个时候我年轻想办好事,差不多一个月大病一场。为什么呢?老熬夜。经常是通宵达旦干。后来最后感觉到不行,这么干也长不了。先把自己的心态摆顺了,内在有激情,外在还是要从容不迫。”生活节奏再快,物质水平再富足,也要为心灵留有喘息的余地,也要给精神找寻憩息的港湾。“睡个好觉”,就是调整呼吸的最佳时机。年轻一辈须扭转观念,改变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坏习惯,以良好的作息规律为健康续航。不妨就从从今晚起,在指针转向十一以前,放下手机,合上双眼,享受一份宁静,拥抱一场好梦,为美好的明天蓄满能量。(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