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中国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将迎来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是白话文兴起后,中国语文教材的第七次“大换血”。本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
回顾百年以来我国语文教材的七次“换血”,不难发现,这一次是古诗文和文言文增加比例最多的一次。笔者认为,主导这一变化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古文在新文化运动之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和排斥,尤其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那批文人学者的观念里,是坚决予以反对和摒弃的。
二是,语文教材编订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非学科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时代和社会因素造成的,导致许多文学价值过低、没有经过时代检验的宣传类作品、政治类作品进入到语文课本之中,替代了大量的的经典文学作品,语文教学也肩负起了不应有的政治使命。
文言文与古诗词的比例过低,产生了多种恶果。最大的问题在于,“道之不存,德将无附”。即中华文化道统或者说儒家道统的中断,使得古代文人志士的礼仪廉耻之心,在当代人心中越来越淡,表现出来便是道德的沦丧。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膨胀以及利欲熏心的巨大诱惑,社会之中出现了太多太多不讲道德、不守法纪的经营乱象。
其次,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减少,还导致国人的国学功底越来越差。相较于台湾地区,我们的中小学生的国学功底和对于传统文学的认知水平,都逊色不少。而这种现实,也是国学复兴的客观需求所在。
固然,有人质疑,大比例提升文言文和古诗词,提升了学习语文的难度,但在笔者看来,中小学生的语言天赋是可以无限挖潜的,多一些传统文化的训练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坏处。更何况,随着近几年的国学热、诗词热的风潮,读古文和诗词歌赋,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近几年来,随着《中华诗词大会》、《中华成语大会》等以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火热,我国教育市场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本次教材调整,既适应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市场需求,又符合语文学科自身调整的客观要求,是一次教育的回归、学科的回归,是利在千秋的好事。
增加文言文和古诗词,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有力措施。对于语文学科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回归——回归“语”和“文”的学科功能,尤其是把古文中的精华展示给广大青少年学生,可以提升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和文采,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