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别让“喜宴恐惧症”在抱怨中轮回

http://www.newdu.com 2017/9/16 光明网 司马童 参加讨论

  在重庆工作的肖小姐国庆准备回老家好好休息,谁知却连续接到了6张“红色催款单”:8天假期6场婚礼,时间排得满满当当,份子钱一个月薪水恐怕都不够应付。看到肖小姐在网上爆出的喜宴随礼单,不少网友深有同感地表示:这就是我啊!

  坊间俚语称,“人情债,人情债,来是人情去是债”。以重庆的肖小姐为例,让她真正皱眉和无奈的,倒不是今年的“最长国庆”要赴6场喜宴,而是那些入乡随俗的份子钱。看到这种场面,有网友不无戏谑地议论道:一到这个时候,我就庆幸我没有多少朋友。

  说是有“喜宴恐惧症”,但多年以来,人们却还是吐槽归吐槽、随礼照随礼。这当中,有人自我宽慰称,就当是把送出去的钱“存银行”了,日后来个一次性的“零存整取”;也有人说,那么多人发喜帖都会想到你,说明你的人缘和人品都不错,也可算是“花钱换美誉”了……俏皮的话说说无妨,但其实人们心知肚明,“喜宴恐惧症”永远会在抱怨中的轮回。

  重庆的肖小姐就称,大家都是独生子女,本来兄弟姐妹就少,遇上同窗同事一生就一次的大喜事,即使经济有点紧张,还是应该保持“痛并快乐着”的心态,这个月的收入送了礼,下个月就省着点过。而这样一来,喜宴依然只是一种“道具”,参加者对份子钱的恐惧,大概只有在自己发帖“回本”之后,才会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平衡。

  喜宴带上的“恐”的色彩,怎么说都已走形变味,即便人们大都心照不宣,也会让“喜”的意义大打折扣。所以,要化解对“喜宴恐惧症”的普遍纠结,与其时时抱怨,不如人人行动。怎么行动?还是一句老话:少些经济盘算,多些从我做起。

  现实中的“人情债”,说复杂是复杂,讲简单也简单。比如,凡是上一辈的人情来往,不妨不去参与;而对自己生活中的随礼标准,可以坚持做到“礼轻情重”。

  实话实说,一些人的“喜宴恐惧症”,无非是既心疼于送出时的可观礼金,又期待着将来得到时的盆满钵满。那么,何不从一开始就“与人轻松,与己轻松”。形成一种随礼方面的轻松风气和氛围,也有助于社会婚庆消费不再“打肿脸充胖子”。

Tags:别让“喜宴恐惧症”在抱怨中轮回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