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0月17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之后,越来越多的老人将告别传统的居家养老,住进养老院,接受社会养老模式。比如,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钱理群老先生就住进了养老院。而且,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进入银发经济领域,投资建设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
但是,从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发展状况来看,整体来说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在民营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上,参差不齐,甚至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不时发生养老机构侵犯老人案件。比如,养老机构硬件设施不达标,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不高,对老人态度不好,养老服务缺少人性化,甚至在炎热的夏季,在高温天气,有的养老院明明安装了空调却不开。这些服务上的种种问题让老人对养老机构难以甄选和判断,进而影响了大众对养老机构的社会评价,让不少老人不相信养老机构,对养老机构望而却步,宁可过着空巢生活,也不愿意入住养老院。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当下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如何,完全凭借经营者、管理者的个人良心。究其根源,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上,缺乏硬性、明确的规范和标准,使得监管和执法缺乏直接的依据和参考标准,这才给了一些无良的养老机构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可乘之机。
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这就让养老机构在服务质量上有了明确的标准,填补服务质量上的空白。这不管是对养老机构自身的服务而言,还是对民政部门的监管和执法来说,都有了具体的依据。这实质上是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倒逼养老机构不仅要在服务质量上达到国家标准,而且要不断提高和改善服务质量,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为老人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养老机构成为老年人值得信赖、值得去的养老场所,切实解决老龄化时代的养老难题。
总而言之,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标准,让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和老人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可以吸引更多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提高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反过来,又能推动社会资本愿意投资建设养老机构,满足更多老人的养老需求,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民政部门要根据服务质量规范,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管,不能让服务质量规范只是纸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