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早上要接待13个检查团,只好让乡里干部全部上阵。”临近年终,频繁的检查评比让东北某乡党委书记备感压力。检查评比是上级督促下级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查评比防差堵漏、激发干劲,很有必要。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存在流于形式、可有可无的检查评比,这不仅加重基层负担,影响正常工作,还催生了形式主义和虚假作风。(12月10日《人民日报》)
实际上检查评比泛滥成灾现象由来已久,很多地方就看到了其负面效应,多次进行“瘦身”。但是,很显然,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现象依然存在,流于形式的检查评比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甚至是“瘦身”的检查评比存在反弹情况,一些上级部门又以各种名义或新的工作出台新的检查评比项目,让基层不堪重负。
由此可见,检查评比瘦身俨然沦为“割韭菜”。因此,不管是切实减轻基层不必要的负担,还是让检查评比发挥应有的成效和功能,真正成为提高工作效能的一把利剑,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减肥”“瘦身”要防止成“割韭菜”,就必须久久为功。一方面,公布所有经过审批的检查评比项目,接受公众监督,防止“反弹”。对于未经批准擅自进行的检查评比,应当对决策者进行问责。另一方面,最根本的是,要站在转变政府职能的高度,建立起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机关单位工作效能评价机制,改变检查评比是唯一评价机制的格局,让评价更加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