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女博士被骗85万,谁有资格嘲讽?

http://www.newdu.com 2018/1/17 南方网 李蓬国 参加讨论

  近日,广州一位在高校做科研工作的女博士饶源(化名)遭遇“假冒公检法”电信诈骗,她借遍亲友和网络平台,连续5天给骗子汇了85万元后还感谢骗子。得知被骗后,她说自己10年来都泡在实验室,生活圈子有限,朋友圈也是关闭的。(1月15日广州日报)

  “女博士被骗85万”新闻不胫而走,引起热议。部分网友嘲讽该女博士“无知”“书呆子”,有人说:“这样的人能研究出来个啥?真是智商高情商低,书念多了。”人们取笑女博士被低级骗局骗了,无非是想以此证明自己并非“高智商低情商”的书呆子,而是社会阅历丰富的高情商之人。因此,无论嘲讽者什么学历,都足以站在“情商”的制高点上鄙视“女博士”。这种通过嘲讽受害者“很傻很天真”,来反衬自己高明的行为,已经成为某些人寻求优越感的条件反射。

  大学生徐玉玉被骗死事件发生后,就有人指责大学生“智商不够用”,有人呼吁加强大学生“逆商教育”。正是这些嘲笑受害者不精明而非谴责施害者无人性的惯性言行,助长了那些道德虚伪者的优越感和冷漠,而无辜受害者不仅得不到同情,还要遭受二次伤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气焰。

  可是,究竟谁有资格取笑别人被骗?谁能保证自己聪明到一辈子不上当呢?倘若轮到自己遭骗,是否只有证明了是被“高级骗局”所骗,才好意思报警?倘若如此,那么,当初受骗的汤唯、李冰冰等明星,以及被骗1700多万的清华大学教授,也只能哑巴吃黄连,否则,说出来不怕别人笑话“涉世未深”“情商不够用”吗?

  说回到此次女博士被骗事件,部分网友之所以不假思索地嘲讽受害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媒体“引导”的结果。发布和传播这则新闻的媒体,花大量笔墨叙述骗局如何老套以及女博士如何单纯,尤其是详细描述了她被骗后还要感谢诈骗分子的情形,“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子”形象便跃然纸上。再加上《十年泡实验室,5天丢85万》《广州一女博士被诈骗85万,称泡在实验室10年从不看朋友圈》《女博士被诈骗85万!高学历人才也会陷入低级骗局?》等具有明显批评意味的标题,读者的思想被误导,不正是这些媒体刻意为之的吗?为了吸人眼球,为了赚钱流量,不惜制造撕裂,不惜拉低道德。

  总之,女博士被骗遭嘲讽,足见某些自诩“高情商”之人已经沦为“冷情商”的伪君子。为了阻止“冷情商”这股寒流袭击人心,以激浊扬清为己任的媒体应该负起责任,发挥正向引导、春风化雨的作用,别在“媚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Tags:女博士被骗85万,谁有资格嘲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