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二郎腿,边嚼槟榔边抽烟,一副老练的样子……近日,湖南新化一4岁男孩“社会范”的视频流传网络。当地镇干部表示,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已派基层干部对孩子爷爷奶奶进行批评教育,孩子也做了妥善安置。(1月21日@人民日报)
随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校舍建设工程等方面持续投入,我国农村的办学条件大为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非留守群体相比,留守儿童却仍面临着生活上缺照顾、心理上缺关爱、行为上缺管制的“三缺”困境。由于不少农民外出打工,孩子不得不留在年迈的爷爷奶奶身边,隔代教育成为留守儿童们面临的问题。而跷二郎腿,边嚼槟榔边抽烟,一副老练样子的湖南新化4岁“社会范”男孩,即是一个典型。
对于家境一般的留守儿童来说,面临着衣食住行上的困境,而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来说,仍有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饮食卫生、情感寄托、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就拿这位4岁“社会范”男孩来说,他大概就是一个被爷爷奶奶溺爱的孩子,4岁就抽烟,且爷爷奶奶对此不管不问,如此坏习惯便养成了。这样的孩子,即便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恐怕也是任性固执,不良习惯颇多的“问题孩子”。
事实上,这个4岁男孩就是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隔代教育,对于农村的爷爷奶奶们来说,不是不想好好教育,而是不知道如何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在幼童时期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往往很不全面,而到了上学年龄,又多成为厌学、纪律差的典型。由于老年人受到教育、体力、精力等所限,加上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那么留守儿童在生长发育、认知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必然落后于非留守儿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对全国6个省72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以中等、偏下居多,近六成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尽管大部分留守儿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留守儿童出现不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等不良学习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由于习惯不良、教育疏忽、心理异常等问题,使一部分留守儿童误入歧途成为“问题少年”,甚至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由于行为缺乏管制,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团伙、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留守儿童容易成为“问题少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同辈往往成为留守儿童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的主要来源,但受不良群体的影响很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近三成留守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1个小时,两成主要在网吧上网,且网络不良行为多,有过浏览色情暴力内容等。
爷爷奶奶一般只关注孩子的衣食和基本安全,认为吃饱了穿暖了,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从而忽视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行、习惯、心理健康、个人卫生、自理能力等,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中占到了大多数。长此以往,导致留守儿童养成了不良习惯。而且,一旦孩子养成了坏习惯,爷爷奶奶等长辈还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情感教育的缺失、心理沟通不畅、矫正不及时,使孩子滑入歧途。有些爷爷奶奶想管教孩子,但由于缺乏有效办法,多以打骂为主,反倒加剧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可见,4岁男孩的“社会范”,绝非批评教育爷爷奶奶那么简单。教育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却无法替代家庭教育,这就需要形成合力,更该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留守儿童也是国家未来的重要建设者,如何使其摆脱困境,健康成长,必须拿出决心和办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