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通知领奖被当骗子 何时突破陌生社会“颈瓶”

http://www.newdu.com 2018/4/14 东方网 玫昆仑 参加讨论

  报载,昨日上午,湖北省有奖发票二次开奖,开出一等奖2名,奖金分别为10万元;二等奖4名,奖金分别为5万元。不料,当税务工作人员电话通知中奖者邹女士时,对方以为遇到了骗子,毅然挂断电话。后经税务工作人员和本报记者一番苦劝,中奖者这才将信将疑来到领奖现场,奖金到手后高兴得合不拢嘴。(见4月12日的《重庆晨报》)

  通知领奖被当骗子,乍一看,是个别现象,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比如,七旬老太不知钱包遗失,误将将联系自己昆明民警认作“骗子”;合肥铁警在火车站候车室捡到一个装有6000元的钱包,归还时不但被当骗子,电话还被失主拉黑;等等这些,都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不信任。何时突破陌生人社会的“颈瓶”,确实是个令人深思的课题。

  老实说,时下各种骗财、骗色、骗人的事件太多了,人人都在奉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自然对通知领不太信任,可以理解,说明时下人们的防范意识在增强。但无风不起浪,如果错过了领奖时间,岂不后悔一生?所以,对于有人打电话来说自己中奖了,先不必认定对方是骗子,而应该追问一下中的是什么,如果中的是发票奖,回想自己购买商品是否索要了发票,等一切证实后再说。如果真没索要发票,可以不予理睬;如果对方总是纠缠不休,可以与对方约定到派出所见面。如果对方不敢到派出所见面,那么可以推定对方可能是骗子,这时,应该立即报警,把对方的电话号码告诉民警,由警方来处理。如果自己凡购物都索要发票,有中奖的可能,只管去领奖。只要领奖时,对方不是要求“先交钱再领奖”,就是真的,大可不必害怕受骗。

  当然,通知领奖被当骗子,从某个方面讲,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缺乏应有的信任,其背后折射出社会信任危机四伏。须知,普天之下本该是“熟人社会”,为什么而今却变成了“陌生社会”呢?这其中的根源,值得考量。

  按照“托马斯定理”,如果人们把某个情境定义为真实的,并按这一情境界定去行动,那么其结果必将是真实的。因而,为证明真实,必须自己选择信任。只有自己信任别人,别人才会信任你。否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提防一点点地吞噬,以致把公民间的信任推到了极易爆发的火山口。不仅不信任泛滥成灾,而且道德沦丧和民族劣根性又会重演,比“再来一刀”更可怕。于是,信任危机已成为现代社会良性风尚必须解决的课题,否则,信任危机会增加社会交往成本和管理难度,活在信任危机的年代里,为证明自己的清白,还得像张海超“开胸验肺”、孙中界“断指”,到时,我们看到更多的只会是公民的麻木与戒备,如芒刺在背。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描述“陌生人社会”时说:“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看来,还钱包被疑为诈骗的事例告诉我们,对他人和社会,我们在提防的同时,不妨多试探性地证实,多往好的方面想一想,多给对方一点信任与爱心,以免冤枉“热心肠”,让自己焦虑不安。同时,各地政府部门理应重构诚信教育机制,让诚信教育进课堂,使“有信者荣,无信者忧,失信者耻”成为公民的生活新常态。果如此,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少一些陌生,多一些熟人;少一些冰冷,多一些温暖。

Tags:通知领奖被当骗子,何时突破陌生社会“颈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