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的1月18日下午,广西北海合浦县公馆中学一名初一女生从该校综合教学楼跳楼自杀,当时,该女生刚从广东转到该校5个月,成绩在全年级排名第一。整理她留下的遗物,无论是遗书,还是夹在作业本里的字条,以及课本上留下的只言片语,都把她的死因指向了校园欺凌。
去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遗憾的是,类似事件仍时不时地发生,似乎印证了《方案》开篇的话: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是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广西合浦这件事,则让治理校园欺凌之“难”以一个“新”视角呈现给我们这些“外人”:“学霸”照样会遭遇校园欺凌。
此前,有些人似乎认为,被校园欺凌卷入的孩子是少数,或者只有成绩不好的、不起眼的孩子容易受欺凌。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欺凌有个渐近的过程,先是找茬、试探,看你怎么应对,如果应对不当,就可能被变本加厉地欺负。只要想挑刺,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成绩不好,成绩太好,长得漂亮,长得不漂亮,新来的,陌生的口音,陌生的脸,你瞅啥?
校园欺凌的肇始无不与小团体有关。这些校园小团体有的只有几个人,有的成员众多;有的藏在班级内部,有的跨年级甚至结交社会人员。成年人或许觉得幼稚,但这些半大的孩子却在认真地模仿着成人社会,依据想象和影视剧的演绎学着“勾心斗角”“扩张势力”,这也是为什么转学生特别容易被盯上。有人说这是“欺生”,其实比欺生更关键的是试探并争取新人,可以视为模仿古惑仔式的拉帮结伙。很多孩子都会经历与某些校园小团体的摩擦,这些摩擦如何发展,最终导致孩子被小团体认可或排斥。
必须强调,并非所有与校园小团体的摩擦都会演变到校园欺凌那一步。校园欺凌是关系恶化的结果,而在关系的演变过程中有很多变量在起作用,包括小团体的能量和道德约束,包括被针对者的性格、能力、手段,也包括外人如老师、家长的介入。敦促学校加强管理当然非常重要,但这通常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小团体的能量比较大,就可能在校方眼皮底下维系影响力;家校介入一定要讲方法,因为每一次生硬且不成功的介入,都可能使被针对的孩子更加孤立。
校园小团体是如此普遍,摩擦也是如此常见,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置身事外,很多孩子即使没有成为被欺凌的对象,也总会面对试探或挑衅。出于某些考虑,他们不一定会跟家长或老师提起,但他们需要精神上的支点,最好来自家长,让他们知道自己无论何时身后都有一个靠得住的人,这样,他就不再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就有了应对的方法和力量,不至于要靠加入团体来寻求安全感,也不至于无效反击而让对方得寸进尺——当对方很难得寸进尺,各种针对就不太容易越界变成欺凌。
请确保孩子随时拥有这样的精神支点,因为当他在战斗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并不总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