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给孩子更富营养的精神食粮

http://www.newdu.com 2018/6/7 人民日报 冯  俐(… 参加讨论

《鹬·蚌·渔》

《木又寸》

  中国儿艺的创作,近年来呈现这样几个倾向。

  首先是剧目的多样化。剧的类型非常多,包括了音乐剧、肢体剧、偶剧、3D舞台剧和多媒体剧等等,有意识地丰富品类。如2015年的《小飞侠彼得·潘》,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海洋和城市场景达到了逼真的裸眼3D效果;2016年的原创音乐剧《小公主》,音乐歌舞创作具有示范性;最新版的中国儿艺“镇院之宝”《马兰花》,美轮美奂……当然,任何技术都要充分结合戏剧本身的特点,戏剧类型的选择也要与内容相匹配。我们不是为了丰富而随便增加新形式,也不会将花哨的技术作为营销噱头。

  更重要的是题材的多样化,延续、丰富了创作方向上的“三并举”,即: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外国经典作品、现实主义题材。

  中国儿艺很早就进行外国经典作品的介绍和引进。除了经典童话改编,还有一些优秀新作,如2016年引进的芬兰儿童作家、安徒生奖获得者托芙·扬松《国王在姆咪谷》系列。这两年,我们更是加强了国际作品的改编和联合创作。来自不同国家的儿童戏剧,为中国孩子打开了很多扇窗,让他们在剧场中就能体会不同文化和风土人情。

  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也有不少。比如《三个和尚》,这是一部肢体加木偶剧,3年内走遍了五大洲,是我们在境外演出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又比如今年“六一”刚刚上演的《鹬·蚌·渔》,取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结局出人意料的“反转”,能够启发小朋友进一步体会其中哲理。

  近年来,中国儿艺的现实主义原创作品越来越多。现实题材的选材和创作是有难度的,它不像经典改编那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容易吃力不讨好。但我们还是坚持加大了比重。其中有三部剧是可圈可点的,一部是以王二小故事为原型的《红缨》,第二个是用魔幻手法关注当下儿童生活的《时间森林》,第三个是反映、挖掘人性,面向青少年的“成长戏剧”《山羊不吃天堂草》。三部剧都引起很大反响,对中国儿童剧现实题材创作产生了示范性。

  大约从2015年起,我们率先实行了儿童剧的年龄分级。这一方面是对观众负责,另一方面,也方便我们的创作人员进行定位。真正优秀的儿童剧,从3岁到80岁都可以看。但小孩的智力发育和理解力随年龄变化很大,创作者必须考虑到这种差异。我们的作者在创作时,首先要有基本意向,要满足自己心中的基本观众;作品成型后,编剧和导演组还会进行讨论,给出一个最适合的年龄段,在票面上标注清楚,避免出现小宝宝看不懂、哭闹着要离开,或是大孩子觉得幼稚无聊的情况。我很高兴的是,中国儿艺的年龄分档制正是从我编剧的国内首部儿童独角戏《木又寸》开始的。

  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儿童剧的条件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优越的。中国儿童剧的观众基础数量之庞大,市场空间之广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更何况,国家级儿童剧院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国外的儿童剧团大多是个体的、小作坊式的,除了偶尔能够获得政府补贴,多靠商业演出的微薄票房和“情怀”在支撑,属于“自然生长”状态。为了生存,不少剧团也并非只演儿童剧。我们出去巡演,经常被海外同行羡慕,无论是演员的规模、素质的全能,还是舞美道具的投入,都是绝大多数国外的儿童剧团难以企及的。中国儿艺的存在,体现着国家对儿童的关怀和重视。这是中国儿艺的幸运,也是中国儿童剧的幸运。

  应该说,近年来中国儿童剧发展势头强劲,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儿童剧的改编呈现出了一定的同质化倾向,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改编。好像随随便便把一个经典故事搬上舞台,就是改编。冲着经典的名头,家长也往往愿意买账。但是,原著是经典,不等于改编也是经典。以前,我们也在海报上写“经典儿童剧×××”,从2014年起,全部改成了“儿童剧×××,根据经典作品×××改编”。改编剧目是不是经典,是由观众说了算的,不是由我们自封的,原来的表述是不严谨的。我们在改编时就非常强调创新,要创造性转化,确保它不是原著的简单复制。

  中国的儿童剧需求量大,好作品相对稀缺,于是形成了卖方市场。资本趋之若鹜,却无法保证创作和制作水平。戏剧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即使不要求每部戏都能提供很丰富的营养,至少一定要保证“食品安全”。这是儿童剧从业者应当严格遵守的底线。

  近年来,有很多人跑来问我:我想做儿童剧,你觉得行吗?这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大家都看得到它的盈利空间,我怎么可能拦得住别人呢?但我会跟他们说:如果你做的儿童剧,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看,那可以;不然,最好还是别做了。我希望有更多爱孩子、懂孩子的人,为了孩子来做儿童剧。很多孩子看完一个不好的戏剧,可能终生再也不愿进剧场。这是一种双重辜负,既辜负孩子,也辜负戏剧。

  关于儿童剧教育功能,也存在一些误读。“教育”本身是没错的,但很多儿童艺术工作者把教育理解成了教化、说教或者灌输。教育应该是一种春风化雨,自然渗透,是在审美中去认识自己和世界。这在国外的儿童剧里面非常自然,而中国大部分儿童剧很顺手地就进入了教化状态,故事还没讲清楚,就开始讲道理了。儿童剧在创作上最大的特点,是要求编剧、导演和主创一定要有人生的高度,但更要有一颗童心,可以蹲着和孩子去交流,不是你在教她,而是平等对话。

  从整体来看,中国儿童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儿艺的作品,应该树立起行业的标杆。这也是国家院团的责任。

  (人民日报记者周飞亚采访整理)

Tags:给孩子更富营养的精神食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