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傍晚,华灯初上,北京邮电大学田径场地的一纸通告,打破了周边居民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晚饭后去操场遛弯。因为从23日起,该田径场地需凭本校师生证件才可进入。几位市民围成一堆儿抱怨:“高校的操场越来越难进了!”(6月24日《北京晚报》)
不可否认,在非双休日的时候,高校的体育场人满为患,给校园教学秩序造成一定困扰;特别是,有的市民占道暴走、操场遛狗,导致噪音、垃圾难管难禁,给学校带来交通、治安等诸多隐患。如此语境下,北京邮电大学实行门禁制度,体育场拒绝校外人员进入,也是出于维护校园安全的考虑。基于此,北师大等高校,也采取了同样的“限外”措施,有的则实行收费管理。然而,高校封闭体育场,属于因废噎食,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事实上,一些高校对市民的“傲慢与偏见”,依然存在,即便是市民大都做到自律自重,也未必能够得到认同。市民不断融入校园文化,却难以真正融入。市民的处境和生活状态,需要高校深入的了解和尊重。同时,市民若想得到高校认可,首先需要从自身素质上融入校园,需要从一些细节做起。从某种程度上讲,穿戴整洁一点,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爱护体育场设施、遵守校园秩序等文明表现,都不存在多少技术含量,都需要市民“入乡随俗”,用心去做。
可见,高校体育场对外“谢客”,表明高校与市民之间存在文化隔膜,需要双方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特别是,一些高校对市民持开放的态度,却没有用更开放的办法,应对市民融入校园。如果校方不是消极地而是积极地去应对,情况或许能好许多。市民热衷于在高校体育场锻炼,除了满足健身需求之外,还有一份对高校的美好憧憬。如果高校能这样看问题,或许就能理解和接纳市民进入体育场了。特别是,市民本身也是高校的建设者,付出过辛劳和汗水,理应得到高校的尊重和包容。另一方面,市民也应多注意细节,做到文明健身,礼让师生,遵守校园秩序。只有双方相互包容和理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
更何况,高校体育场,理应与市民共享。去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对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开放对象、收费标准、安保机制做出规定。可见,高校体育场属于师生,也属于所在的城市,更属于每个市民,理应让城市和市民共享。任何时候,自我封闭都是解决问题最坏的办法,高校师生不妨以自已的执着和真诚,试着去打动市民,改变他们不文明的习惯。开放的高校,才是最美的。一个开放的高校,只会让人更尊敬。打开校门,让高校融入城市,与城市一起进步成长;也许若干年后,市民进入高校体育场锻炼,非但不会成为高校的烦恼,反而会成为高校扮靓这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