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电影院票房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2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分期平台上电影票销量却逆势大涨,比平时翻了一番。近日,分期电商平台发布的这份报告引发网友热议。许多人很不解,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了,三四十元的电影票也有必要分期付?关键要付利息/服务费不划算嘛!(10月16日《扬子晚报》)
显然,问题还是在于票价,让即使是白领的观众也感到了压力。对此,导演陆川曾表示,中国现在的电影票价太高,已经超过了美国。也因此,现在的电影,基本上已让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即使按“比较正常”的一张电影票三四十元计算,一个三口之家看一场电影要花费一百元左右,这对于工薪阶层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票价的畸高,据称是因为“过多的资金被消耗在了演员的片酬上”,而不切实际地攀比好莱坞大片,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投入甚巨,动辄就是上亿乃至数亿,因此,必然推高了票价,乃至居高不下。
无论是追求明星效应,还是所谓的“大制作”,本来就是电影拍摄的一个误区。明星不是一部片子上座率的保证,而所谓的大片,也并非是指制作成本高。而现在,却似乎明星就意味着片子质量,而大片就是以场面恢弘也因此投入的巨额来显示。
电影作为大众艺术,首先要让大众看得起。而既是一种艺术,说到底,也应源于生活、追求真实,如果是这样,电影不可能总是成为烧钱的游戏。实际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演员,却以朴素的表演打动人心,让人经久难忘,而许多小制作的片子,并非就不是思想艺术意义上的“大片”。
国产片毕竟主要是拍给国人看的,而让国人看得起,应是国产片的题中之意,而另一方面,也只有电影票价与中国目前的收入水平同步,才可倒逼更多的电影人更着重于质量和品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明星和大片效应,以至让区区几十元的电影票,即使白领也要分期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