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的酸奶过期了,我准备的薯片过期了,而下一个即将过期的,恐怕就是我这善良的心灵了呀!”最近,这首名为《秋游》的“网红诗”被网友热传。让人感到有点意外的是,这首诗的作者竟然是南京某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
在这个诗歌离流行文化有点遥远的时代,来自“民间小诗人”的创作得以广泛流传,说明公共传播对纯真的诗意依然有着旺盛需求。不管在什么时候,诗歌总能浇灌人们的灵魂,让心灵不再贫瘠,让思想变得有趣。
一首诗能否流行开来,不在于形式,也不在于身份和年龄,而在于它能否真实地表达出作者的所思所感。在熙熙攘攘的网络江湖中,《秋游》仿佛一股清流,拨开弥漫在舆论场周围的一团戾气,为人们追求纯粹的人文之光指明一条路径。
其实,这首“秋游诗”的真正亮点,并不是它运用了多么高深的文学技巧,也未必称得上成熟的文学创作。相反,作者没有拘泥于形式,甚至撇开了传统诗歌所讲究的押韵等基本规则。但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确实是一首让人眼前一亮的佳作。究其原因,就是诗歌展现了原原本本的童真,这份童真让成年人怀念,这份诗意让互联网终端千千万万的读者受到感染。
正如“秋游诗”作者的语文老师所言及的:“我们要有包容每一位孩子天性发展的胸怀和格局,包容孩子在花园里自由舒展,发挥每一位孩子的特长,真正做到百花齐放,我认为这比教学技巧重要得多。”
诗歌是最典型的“无用之用”,这或许是进入当代社会以来,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的原因。当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诗歌或许根本不必那么“大众”,过度的流行也不可避免地让诗歌掺有杂质。但是,作为表达情感的方式,诗歌,更确切地说它传达的诗意,却是人类心灵的必需品。简而言之,形式可以变,传播渠道和介质可以变,但人们对诗意的追求是永恒的。
这一代年轻的家长普遍关注子女教育,并把子女教育的焦虑直接地传导到下一代身上。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在放学以后,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不光要应付各种补习班,还要参加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兴趣班。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样样都要学,样样都要好,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就是孩子未必掌握真正的一技之长,还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与悠闲。
我们可以看到,像“秋游诗”这样的儿童诗歌佳作频繁在网络上传播,也成功地吸引了部分家长的眼球,未来难保不会出现“诗歌特长班”。然而,当代工业化、流水线化的培训班式教学,本身就是与诗意格格不入的。一厢情愿地推广诗歌教育,而不征求孩子的真实想法,纵然能让学生习得部分技巧,但在如此环境中“创作”出来的诗,终究只是缺乏灵魂的躯壳。
年少会写诗,并不意味着未来要成为诗人。一些成年人习惯于以强烈的目的性来看待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潜质,就迫不及待地给孩子身上打上什么标签,恨不得大水漫灌、揠苗助长。事实上,成年人能够为青少年提供的最好的成长空间,就是最丰富的可能性。至于孩子未来的事业方向,成年人也不必过度操心——童年时写出惊艳一时的“秋游诗”,长大后立志当一名“理工男”,也没有什么可惜的。
据报道,看到学生所写的“秋游诗”之后,任课教师作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带领班级学生开展秋游活动。这大概是这首“秋游诗”创造的最直接的“价值”,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回报。从中不难读到任课教师呵护童真的诚意与热情。读完这首诗,如果止于呵呵一笑,或者用成年人的方式褒奖,未必真正领悟到了孩子的所思所想;看懂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是延长这份童真保质期的最好方法。
“秋游诗”走红,众多网友享受到来自孩子的诗意,感受到童真的生趣与活力,多多少少会有所触动,有所感慨,甚至追忆起曾经的纯真岁月。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童年已逝,立足于当下,更应该反思的是,如何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让这份诗意和童真不要早早“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