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公司“阿姨来了”近日公布的《2018阿姨年鉴》显示,“对我好不好”成阿姨上岗下岗首要因素。因为是长期与人打交道的服务行业,阿姨们选择工作的参考标准第一是雇主是否待人亲和,第二才是工资待遇如何。“包不包住”和“劳动强度大不大”也是阿姨们挑选工作的主要原因。(2月14日《工人日报》)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雇佣包括保姆、月嫂等家政人员住家服务的市民家庭越来越多。如果你在雇佣家政人员的过程中的,发现自己家的保姆寻找各种理由辞职,甚至你主动提出加薪也留不住人,然后保姆辞职以后很快又在邻居家上岗,而邻居给出的工资还不如你家高,那么你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家政公司“阿姨来了”近日公布的《2018阿姨年鉴》显示,“对我好不好”已经成为阿姨选择上岗或下岗的首要因素。
调查数据是可信的,但是却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这些农村女性进城当保姆、月嫂,主要不就是为了挣钱吗?那么自己只要工资给的高点,逢年过节红包给的厚点,不就可以了吗?如果作为雇主,你还秉持这样的理念,那只能说明你确实有些落伍了,也就难怪很多阿姨不愿意在你家长期提供服务了。
家政市场出现这样的变化,说奇怪也不奇怪。一则,随着近年来家政市场的火爆,很多时候家政人员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那么在工资待遇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家政人员自然愿意选择那些待人亲和、好相处的雇主服务;其二,越来越多的家政人员,已经不是出于家庭经济困难才从事这一行业,他们本身家庭条件可能也不错,而只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这时候工资待遇就不再是他们选择雇主的首要考虑因素,而是更加看重工作做得开不开心,愉不愉快。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雇主,就要顺应形势,在心态、观念、态度上做出改变,才能享受到家政人员更好的服务。更加重要的是,“对我好不好”成为家政人员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背后折射出的,实际上是家政从业人员个体乃至这个职业整体希望得到社会更多尊重的体现。以前在很多人的眼里,家政人员就是“侍候人”的职业,难免带有某种轻视甚至是歧视而难言尊重,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先不说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尊重而不应该因为从事职业的不同就分出人格的高低,以上提到的家政市场的种种变化,也意味着再把家政人员当做“侍候人”,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
只要是在法律与道德的范畴内,任何行业或职业的人,都值得尊重,也应该尊重,这和这个行业是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无关。所以说,家政公司的这份调查报告,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也希望每个雇主都能与自己雇佣的家政人员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共同提高彼此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