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海口市海府路与海府一横路交叉口处路面塌陷,塌陷位置长约5米、宽5米,让此前路过该处的市民心有余悸。在海口,类似的情况近两年频繁出现。(5月2日工人日报)
近几年,路面说塌就塌,曾在多地轮番上演过。比如郑州西三环,在通车的半年时间内,竟然接连塌方了16次。这样的频次,一度把当地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媒体惊呼“塌塌不休的西三环,何时才能休。”
好端端的路面,为何如此脆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施工存在偷工减料行为,导致工程质量经不起时间检验;二是超载车辆长期碾轧,造成路面开裂下陷;三是管网老化锈蚀严重,冲刷路基引起道路塌陷;四是维修单位野蛮施工破坏地下管线,引起路基水土流失形成塌陷。从实际情况看,路面塌塌不休、坑坑不止,大多由后两个原因引发。
车来车往的道路突然塌陷,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此时,万一刚好有行人或车辆从上面通过,后果真的不堪设想。消除这一安全隐患,一方面要严把质量关,让每条道路都成为放心工程;一方面要对超载车辆采取限行措施,防止道路长期超负荷运行。另外,还应加大巡查力度,配备道路、管道扫描检测设备,力争第一时间发现、处置隐患。同时完善应急抢险机制,从规则上建立灾害预防和整治路径,最大程度地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
道路频繁塌陷,问题看似在地面,可病根往往在地下。在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中,既有自来水管道也有天然气管道,既有污水管道也有雨水管道,既有供电管道也有通信管道。一旦管道密封不严或老化腐蚀,出现跑冒滴漏将不可避免,导致管线周边土体逐渐流失。加上维修铺设管道,常常是挖了填、填了挖,开肠破肚使得路基不堪重负。
因此,要想根治路面塌陷,必须把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欠账还清。立足高标准,做好长远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速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步伐。从“重面子、轻里子”的误区中走出来,把地下的基础设施筑牢,把这项利长远的好事办好,把造福一方的实事办实,不仅能让城市的面子更加光鲜靓丽,而且能让民众的生活更加安全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地下管网涉及多个部门,维修、施工往往各管各的。市政管线缺少统一协调管理,道路出现质量事故,很容易因责任不明而陷入互相推诿。有鉴于此,建立清晰的管理问责机制,同样等不起慢不得。明确主管单位,厘清各方责任,谁出问题就打谁的板子,从而确保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护,始终处于有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