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公布,显示数字阅读促进了国民整体阅读率的上升。但很快有出版业业内人士提出疑问:从数字上看,数字阅读确实对阅读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它真能保证或者说促进“阅读”吗?(5月8日中新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近年来关于阅读的争议不断,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网络阅读,即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之争。纸质阅读作为传统阅读方式,被认为是“深阅读”,而新兴的数字阅读一般被视为“浅阅读”或“碎片化阅读”,甚至还被贴上了“娱乐化阅读”的标签。而事实上,上述看法不无道理。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职场人还是其他群体,由于工作、学习乃至家庭琐事,时间被压缩,于是,国民阅读人数与过去相比,并没有一个明显的上升。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纸质阅读却小幅下降。
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络阅读,虽然3.2个百分点的上升率并不算高。网络阅读也是阅读,网络阅读没有“原罪”,哪怕被贴上“碎片化”的标签。如今,又有多少“有闲”人能抽出时间“深阅读”呢?可见,只要真心阅读,“碎片化”也值得鼓励。在国民阅读率没有质的提升的当下,只要有人在阅读,就令人欣慰。
然而,“碎片化”阅读读什么,倒很值得关注。如果漫无目的,刷到什么就读什么,算是无目的阅读,只能算消磨时间而已,这样的阅读因为没有目的性,无疑缺少深度,也不成体系。因此,在鼓励“碎片化”阅读的同时,也要注重其“高质量”,否则,就达不到阅读目的。对此,为时间和精力受限的群体提供适合于“碎片化”高质量阅读的内容,应当引起重视。
如今,人们习惯性上网刷手机,已成为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趋势也不可逆转。因此,对“碎片化”阅读应该有一个重新认识。只是,如果缺少适合“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就无法借此达到阅读启迪心灵和智慧,构建书香社会之目的。由此,满足网络时代“碎片化”阅读的高质量内容一定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