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莫让网络空间成为“黑暗森林”

http://www.newdu.com 2019/5/10 北京日报 雨馨 参加讨论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这是小说《三体》中宇宙文明的最高生存法则。然而,令作者刘慈欣想不到的是,最近自己“没藏好”竟在网络中遭遇了“黑暗森林”的打击:有人对他发动人肉搜索,公布他的身份证号、住宅、手机等隐私信息,将疑似其匿名发表的言论搜罗整理“揭发”,大骂其“人设崩塌”。

  在公众传统印象里,刘慈欣行事低调、形象高冷。不管是接受采访谈及科幻情怀时的冷静,还是获奖感言中对人类探索未知热情下降的忧虑,都可谓“矜持平和,淡泊名利”,而这似乎也符合多数人对这位工程师出身的科幻作家的人设预想。但没想到,在网友扒出的所谓刘慈欣贴吧账号中,号主跟普通人无异,吹嘘自己的获奖经历,回击负面的网友评价,吐槽工作的种种遭遇……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自恋与愤懑,全部被上纲上线为刘慈欣的“罪证”,一众粉丝对其口诛笔伐、恶语相向。

  仅凭几句未经证实的发言,就“一票否决”一个人的全部人格,进而否定他的作品,这显然过于偏激武断。且不说,这种非此即彼、简单粗暴的“二元论”,大有上纲上线的极端倾向,以完美标准要求一个科幻作家,也只是某些“键盘侠”将自己的惯性想象强加他人身上的任性之举。在笔者看来,相较某些“卫道士”的道德审判,真正应该批判的是人肉搜索本身,是这种以道德之名行违法之实的行为。在本次事件中,刘慈欣的个人信息被挖得体无完肤,还被恶意公布网上,这早已僭越法律红线,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惟有依法惩之,方能以儆效尤。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公众人物都遭遇了隐私被支配的恐惧。不同情境下的只言片语都被搜罗出来,然后断章取义加以解读。这些信息掀起一场场网络审判,搅得乌烟瘴气。有些人满足了窥私之欲,逞了口舌之快,但这种行为真的公平吗?固然,公众人物出镜率高,但他们公开展现出的只是一个侧面,我们不能以此为据,拿着一把尺子来丈量其所有棱面。公众人物首先是个人,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件供大众消费的商品。纵然粉丝经济盛行,但不是所有公众人物都要走“小鲜肉”那种迎合粉丝、靠粉丝供养的路子。

  谁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德,每个人都有权利活得参差多态。一个泛道德化批判的网络生态,谁都可能是受害者。这也提醒我们,在批判别人前,不妨先审视自己。多一点宽容与理性,网络空间才不至于变成“黑暗森林”。

Tags:莫让网络空间成为“黑暗森林”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