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技术与安全 找到平衡点

http://www.newdu.com 2019/5/16 人民日报 喻思南 参加讨论38

  如果能及时做好安全研判,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划好法律规范的原则与边界,就能把安全隐患控制在小范围

  查阅安全监测机构近几年的报告,会发现一个特点: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往往成为安全风险的多发区。从移动APP的恶意程序,到穿戴式产品的漏洞,再到大数据的隐私担忧,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让人们在拥抱新技术时不得不多一分防备。

  作为一种手段,新技术都是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倘若要以牺牲安全,尤其是人的信息隐私为代价,恐怕将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然而需要正视的是,智能时代技术更迭是大势所趋。因此,把握新技术与安全的平衡是必须直面的课题。

  新技术的应用伴随着安全隐患,主要在于新技术的安全防线相对薄弱。技术快速应用,安全风险暴露场景增加。比如智能设备层出不穷,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有时跟不上;同时法律规范等外在约束相对滞后。比如人脸识别,它在拓展个人信息内涵的同时,也提出了数据收集、使用边界等新话题,而如何治理需要时间摸索。

  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我们首先应认识到,新技术并非安全的“天敌”。例如,云平台的搭建,服务集中到云端,这可以筑起更高等级的安全防线;人工智能通过分析恶意程序行为,预警非法入侵;从1G到5G,无线通信每上一个台阶,都能带来更畅通更安全的连接体验。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新技术与安全的关系:对于技术暴露的风险,应该坚决及时堵上,不能无视放任;同时应发挥新技术在保障安全上的作用,做好研究和储备。如此因势利导,化隐患为屏障,化矛盾为协调,从而实现以技术自身来规避技术风险。

  实际上,技术本身是无害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以大数据为例,如果应用得当就能为日常出行、购物等提供极大便利;若被不法分子拿来牟利,则会产生严重后果。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如果能及时做好安全研判,提高企业安全意识,加强自律,划好法律规范的原则与边界,就能把安全隐患控制在小范围。

Tags:技术与安全,找到平衡点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