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观察家 >> 正文

用“大交通”思维解决共享单车“停放难”

http://www.newdu.com 2019/5/16 东方网 江德斌 参加讨论42

  单位配套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宁愿空置也不愿开放,地面空间优先服务于机动车停车,既有停放空间缺乏精细化管理导致难以充分利用……伴随减量调控政策的施行,以往被共享单车包围的各大地铁站口如今终于“松了口气”,车辆淤积问题有所缓解。然而,尽管共享单车数量明显减少,侵占人行横道、公交站台等无序停放现象仍普遍存在,有效解决共享单车“停放难”问题刻不容缓。(5月13日《北京日报》)

  北京市共享单车“停放难”的情况乃是典型例子,全国各地城市都面临着类似问题。这两年,各地在进行总量控制、平台大规模退出之后,共享单车数量下降很多,但是仍然面临非机动车停车位太少、布局不合理、无序停放等现象,导致共享单车遭遇普遍性积压。

  “停放难”问题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困扰着城市管理者,也令共享单车行业抹上负面色彩,市民对此抱怨甚多。从解决方案来看,地方政府应挖掘潜能,增加停车位,同时不宜歧视性对待共享单车,应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思维模式,将共享单车纳入“大交通”范畴,采取统一管理标准,让共享单车与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地铁等协同发展,打造更完善的立体化大交通。

  从目前的情况看,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共享单车已经受到市场认可,在全国铺下数千万辆单车,拥有数亿注册用户,成为广大市民短途出行的选项之一。由于共享单车发展速度太快,短时间就全面爆发,超出了城市管理者的预期,没有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上城市公共设施存在短板,没有足够的非机动车停车位,部分用户无处可停,就随意扔在路边、人行道上,导致共享单车撞上“停车难”这面墙。

  此前,各地政府部门虽然认可共享单车的优点,但在出现“停车难”的窘况后,则又手足无措,着急忙慌的采取强制性收缴、减量、罚款等措施,试图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可是,这些措施都没有找对病根,最终收效甚微,未能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停车难”矛盾并未消减。

  显然,共享单车是经过市场考验的,得到亿万用户的认同,地方政府应尊重市场的选择,给予共享单车相应的市场地位,对城市公共设施重新调整、合理规划,按照比例增加非机动车停车位。同时,激活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的闲置停车位,允许共享单车合规停放,有条件的还可考虑增设自行车立体停车设施,提高自行车停车容量。引入电子围栏、信用惩戒、潮汐调度等精细化管理措施,规范用户的停放行为,以提升共享单车的运营效率。

Tags:用“大交通”思维解决共享单车“停放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