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最新表达。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字底蕴深厚、意涵丰厚,值得深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我”与“无我”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境界:“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与“无我”,可以用来品评诗词境界,也可以作为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
在佛家看来,“无我”是指世界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实在自体,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道家经典也有类似对“无我”的论述。《老子》有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另外,《庄子·逍遥游》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说法,与“无我”近似。至人、神人、圣人,三者名异实同,都是指破除自我执念、摒弃功名束缚,追求绝对自由、物我相忘的境界。
事实上,先秦儒家也有关于“无我”的论述。《论语·子罕》中记载:“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认为,这里的“毋”有误,应当依据《史记》中的记载作“无”,因为“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这样看来,“毋我”即是“无我”。《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能够杜绝四事:凭空臆测、武断绝对、固执拘泥、自以为是。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了张载的观点“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不相似”,因为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法则天地,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这是儒家修身的目的。天地最大的德行则是“无私”,正如《礼记·孔子闲居》所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不能只想着自己的一己私利,在修为上要“大其心”“志于道”。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就是典型的儒家“无我”思想。范仲淹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无我”的人格境界。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引用过先贤的一个观点:“士之品大概有三: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贵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贵而已者,则亦无所不至矣。”他将读书人的境界分为三个层次,志于富贵、志于功名和志于道德。宋儒程明道有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以“廓然大公”“物来顺应”八个字概括最高明的君子之学。
“我”与“无我”是何关系?曾国藩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立”“达”二字的理解是:“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类似的,“有我”则立,立志、立得住;“无我”则达,通达、行得通。“有我”好比是圆心,“无我”好比是半径,画出来的圆有多大,就看我们立的志向是否坚定、圆心是否牢靠,就看我们的境界格局有多大、能够把握的舞台有多大。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视野下“我”与“无我”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包括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两个部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以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协同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这是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使命。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写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立志“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青年马克思版本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1951年7月,毛泽东在与湖南第一师范的老同学谈话时,说到1912年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经历,坦言当时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震撼之余不禁感叹广大人民的痛苦生活,产生了通过革命来改变社会的使命感,从而“下定这样的决心:我将以一生的力量为痛苦的人民服务,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正因为共产党人不论遇着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其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大公无私、乐于奉献,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心中有民、一切为民”。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完全融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中,把满腔激情完全投入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去,“我”已化在滚滚时代大潮之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既是“有我”的姿态,也是“无我”的境界。
担当有为是积极改造客观世界,宁静淡泊是积极改造主观世界。前者要求我们效法乾道,自强不息;后者要求我们效法坤道,厚德载物。“我”与“无我”的辩证统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可谓一以贯之,它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族谱的新时代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二者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缺一不可。“功成必定有我”则敢于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则不计名利,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统一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之中。“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短短八个字,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辩证法,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共产党人拥有人格力量,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称号,才能赢得人民赞誉。”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有机统一,真理靠人格力量增其光辉,人格靠真理力量把其航向。如果用杠杆原理来类比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话,前者如重力,后者如力臂。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杠杆的力臂越长,撬动真理的力量也就越大,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恩格斯也曾经说过,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有我”之担当、“无我”之境界,可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两大支点。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出发点在“人民”,落脚点也在“人民”,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人格的鲜明价值指向。“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趋、知所避、知所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困、不为情所惑,就能自觉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来为国家和人民勤奋工作,而不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去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可谓是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生动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搞新民主主义进而搞社会主义,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就是要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这是第一重境界;“先公后私”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第二重境界;“公而忘私”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第三重境界;“大公无私”就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最高境界。这四重境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升人生境界指明了方向,也为达到“无我”的精神状态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