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一个饱含深情与温度的词汇。于我而言,她是5000年绵延的瑰丽,也是70年铸就的辉煌;是血脉中澎湃的荣耀,也是心底最深沉的念想。在八十五载的人生路上,我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国家之务为己任,奋斗不息。
1950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初三,开学一个月后,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全国上下群情激奋,校内的同学们纷纷写下请愿书,要求上前线参加战斗。“保家卫国”,成为大家内心激荡着的共振。经过遴选,16岁的我有幸被批准成为参战的一员。之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部队512团政治处的一名宣传员。在朝鲜,我和战友们一起擦炮弹,学文化,抬伤员,运弹药,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7天7夜的清川江战役中,目睹了众多战友在炮火中倾洒热血,仅我所在的团,就牺牲了100多人。战役结束后,部队评选出了100名人民功臣,我是其中唯一的女兵。这段经历奠定了我一生的价值观,那就是不能辜负烈士们的牺牲,必须继承战友们的遗志,将自己的毕生之力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1958年,我从北师大中文系提前毕业留校,投入祖国的教育事业,至今已从教60余年。由于历史条件,我们这一代人曾错过了许多宝贵的学习机会,但正所谓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我唯有以加倍的努力弥补错失的光阴。改革开放以来,我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先后创建了北国剧社、北师大影视学科、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
在60年的治学、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尝试寻找中国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特殊意蕴,强调本土传统的传承价值,民族化的研究立场贯穿了我的整个学术历程。在我看来,影视的语言是国际化的,而影视的语法却是民族化的,唯有不断从祖国文化的江流中掬饮,才能赋予影视艺术以更旺盛、更持久的生命力。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冲击着世界文化的旧有格局,也使得中国文化的生存空间面临挑战。有感于当代国人“精神缺钙”、传统文化缺乏传承,我和同事们提出了“第三极文化”理论,借由地理学的概念,将当今世界格局下最具有影响力的三种文化喻为三“极”:欧洲文化和美国文化以其影响力并立为两极,而中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根基和绵长的传统,应当成为与欧美比肩的“第三极”。在某种意义上,“第三极文化”是立足文明历史、文化传统的系统性研究,也是指向文化格局、文化走向的构想;是发扬民族主体性的倡议,也是应对国际文化竞争的策略,它凝结着我和同事们对祖国发展的拳拳初心和殷殷期盼。在“第三极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创建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并以7个项目支撑学术研究与实践活动。其中,“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通过每年邀请外国青年来华拍摄反映中国文化的短片,以外国青年的独特视角体验中国、感知中国。截至目前,共邀请508名外国青年来访中国,完成纪录短片507部,获得国际性奖项100余个,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第九届“看中国”已经启动,主题为“时刻·时节·时光”,希望全世界喜欢中国的青年朋友以时间为线索,探寻新中国70年的巨变华章。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诚哉斯言!祖国是我们脚下的大地、背后的依托,更是我们肩上的重任、心中的职责。回首过去,祖国是我一切奋斗的出发点和归属地;展望未来,我愿继续为祖国抖擞精神,开启新的征程。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电影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