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韦彬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要想牢牢掌握移动端入口,就需要一款高频次且可以关联众多场景的产品,而社交工具就属于高频工具。阿里执着于社交是因为有社交就有人,有人就有消费场景,这与阿里的商业需求不谋而合。
在互联网圈内,阿里做不好社交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这并不妨碍阿里不断向社交领域冲锋。这两天引爆舆论的“校园日记”和“白领日记”就是新的例证。两个“日记”火爆在于里面有大尺度照片,这已招致不少批评。
为此,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的董事长彭蕾29日发布内部信予以回应,表示“错了就是错了,自己做错的事,永远不要怪别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其实,此次支付宝的“圈子”功能还是有不少亮点,至少产品的思维逻辑与阿里的商业需要同步了。
有些人会奇怪,为何阿里如此巨大的商业帝国,却执着于自己并不擅长的社交领域?阿里真的执着于社交吗?并不尽然。就拿此次的“圈子”功能来说,阿里试图建立的并非社交关系链,而是社区,是圈子。圈子的背后虽然是人,但与社交强调人与人的关系不同,它更侧重的是人与内容的叠加与沉淀。
要理解这一点,首先就得明白阿里与腾讯的差异。腾讯强在产品与用户,无论其科技帝国还是发展途径,都是基于产品的不断演化。而阿里则强在商业运营与战略。正如马云所说,阿里今天的成功实际上只是过去战略布局的成功。阿里的商业色彩与逻辑,决定了其所有的产品首先依赖于商业战略需要。因此,支付宝时不时“大变脸”,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回过头来说,为何阿里如此执着于社交?原因很简单,有社交就有人,有人就有消费场景,这与阿里的商业需求不谋而合。
更何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要想牢牢掌握移动端入口,就需要一款高频次且可以关联众多场景的产品,而社交工具就属于高频工具。这一点,腾讯凭借微信已经做到了。
相较之下,淘宝与天猫,虽然在频次上还行,但场景单一。至于支付宝,则是频次低而消费场景多样,它可以和各种生活、服务、金融场景相关联。所以,支付宝成为阿里在移动端不得不依赖的重要产品。
但此前的经验已经告诉阿里,支付宝做不了社交。因此,这次的“圈子”功能,阿里的重心已不再是建立起社交关系,而是建立社区关系,通过圈子里的人和内容,提高用户的粘性,再从圈子之上建立、拓展其场景。
在这一点上,支付宝有先天优势。首先是实名、芝麻信用等为支付宝创造圈子社区提供了基础——信任。没有信任,人与人的关系就很难牢固、持续。其次,基于淘宝、天猫等累积下来的大数据与阿里云计算的强大能力,可以精确匹配每个人的特点、身份与消费偏好等。如此再将相应的圈子推荐给个人,必然在圈子与用户之间产生共鸣。
就此而言,支付宝做不成和微信一样的社交工具也没关系。它只要解决低频次的问题,只要用户频繁地打开支付宝,并且长时间地停留,那么它的目的就达到一半。此后,再借助于阿里强大的B端资源做消费场景入口,比如各种吃喝玩乐,那么目标就达成了。
所以从根本上说,此次的“圈子”功能,要解决的是用户的使用频次和停留时间长短的问题。它并不在乎是否建立起了社交关系链,而在乎你多久打开一次支付宝,又在上面停留了多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要竞争用户时间。在这个产品上多停留一秒,就意味着在另一个产品上少停留一秒。现在,阿里要和腾讯比的不是社交能力的强弱,而是要竞争产品的使用时长和频次,这才是支付宝的新使命。(中国经济网网友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