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了,与往年一样,高考作文再一次引发舆论关注。
高考作文是时代的记录和风向标
有人说,高考作文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在各种学科中,谈论高考作文最没有门槛,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说两句。这样的调侃,看似有一点道理,但并没有看到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详细】
关注高考作文犹如察看岁月的留痕。从“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口号式,到“生有所息生无所息”“一枝一叶一世界”的抒情,从“习惯”、“尝试”等命题作文到“”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的发散式作文,高考作文越来越贴近生活着眼现实,改革开放的巨变或细节都在高考作文题中或明亮或隐约呈现。【详细】
它们或取材于关系国家大事的政治活动,或关注到大众生活的日常感知,或敏锐抛出一些常见的社会问题。无怪乎有人说,“高考作文题也是时代的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高考作文的魅力正在于它观照现实,和时代同行。【详细】
围观高考作文 就是在围观教育
高考作文的命题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学语文的教学理念。高考作文的命题史,是语文教学思想变迁的一个侧面,其意义甚至超过了教学的业务层面,完全可以说,语文教学思想,也有“教育”层面的意义。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比起一些理科课程,语文教学对学生的个性塑造或者说人格塑造有更为直接和深刻的作用。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表达能力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全面发展”的人?还是让他养成按指令思考、用某种现成的、排斥个性的话语方式来说话?这个选择的困惑,仍然是语文教学未能解决的问题。【详细】
今天,舆论借高考作文围观教育改革,在围观作文也是在围观教育。可以讲,只要教育改革还没有上路,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舆论还会通过围观作文的方式围观教育。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要听懂围观背后的真民意,理解舆论对于教育的忧思和希冀。【详细】
人生处处是高考,社会时时有作文
开放的命题,必然带来开放的观点,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很显然不会只有一种答案,也不会只有一种声音。这是不吝于赞美,也听得进批评的姿态。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更开放更包容,不回避问题,不夸大问题,扎扎实实,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往前走。中国或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详细】
人生即高考,高考即人生。在价值多元的时代,高考仅仅是考生遇到一次机遇而已。把握好了,自然可能有康庄大道;若高考不顺,未来的机遇还有许多。除了高考之外,关于修身,关于就业,关于成家,关于立业,关于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时间自由和财务自由的向往,都是一条永远也走不完的不归路。在这个路上,我们只能不断的自勉自强,一往无前……【详细】
微言大义:
@巩高峰(浙江高考语文一篇阅读文章的作者):今天还要高考呢,大家别再催我了,标准答案没出来,我怎么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哪里知道结尾有什么意义?只能告诉你们,鱼这样蹦出来的,闪着诡异的光……
@东明村支书:作文题太时尚,但还是要照顾城乡差异,共享单车在湖北第二大城市宜昌都才刚出现几个月,好多农村考生不知道。
@雒炳文:真想看看今年的零分作文!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引来一大波围观,引发一阵子舆论热潮。高考作文具有时代性,不同的命题又能体现出文化的差异与包容性。此外,优秀的题目设置还可以映射出人们的价值取向……除了这些高考作文本身的“话题”属性外,“围观”高考作文也体现出人们对时代、对社会的关注和表达意见的热情,不是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