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五大动力助推“十三五”中国经济换挡
“政府改革首当其冲,要加大简政放权,从过度主导中退出来。”
“工业升级发展,能带来巨大的就业,这条路径更现实一点。”
“城乡结构的调整,推进城镇化,1.9万个建制镇,建设1000强,就能带动几千万的劳动就业,释放很大的潜力。”
2015年2月1日下午,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20: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建言‘十三五’“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等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就“十三五”期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及结构调整方向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主持。
动力1
推动服务性市场开放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从2016年开始的“十三五”期间,中国将面临一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而结构性改革,是升级的“硬骨头”。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为此经过大量研究形成了《转型抉择——2020: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一书。
“中国已经处于经济结构关键调整期,需不需要调,这一点大家意见是一致的,关键是看怎么调。”国家发改委所长宋立在会上表示。
迟福林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转型抉择——2020: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与挑战》的基本情况后表示,现代消费的本质需求是服务,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现代服务消费需求逐步超过传统物质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消费需求释放与升级的大趋势,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都以年均两位数增长,预计2015-2020年这6年服务增加值仍会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开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们的核心关键就是要推动服务性市场开放,释放发展的潜力。”迟福林表示。
动力2
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表示,讨论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关键是看需求,从全球范围看,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升级“空间非常大”,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这就是中国发展的新动力。
他表示,关键是主体改革要配套,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加快改造,此外,要善于在全球整合资源。
动力3
着手清理各种产业政策、刺激政策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未来有两种可能:如果结构性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可能继续疲软走低,“中高速”或保不住;如果较好地实现了结构调整,中国还有可能上升,而且这种增长不是依靠刺激投资、宽松货币政策等传统方式实现的。
王小鲁建言,中国各级政府应该从过度参与、推动投资中退出,着手清理各种产业政策、刺激政策,回到普惠、鼓励竞争的政策上来,把重点放在维护市场秩序、鼓励平等竞争。“没有这个调整,未来面临的结构问题还会更加严重。”
动力4
农民工转型为城市人口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认为,“十三五”是我国产业大转换的时期,转型的方向在哪,不能脱离我国实际。当前中国还有几亿农民,产业调整不能忽略这个群体,孤立地谈调整。他认为,下一步的方向是将农民工转型为城市人口。“3亿农民工变为城市人口本身就能释放巨大的需求。”
动力5
突破“三个路径依赖”
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看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如何突破“三个路径依赖”: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关系要突破,发挥市场很强的自组织功能;二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过去长期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现在应该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三是以经济转型推动社会转型,转为以社会转型推动经济转型。
“城镇化成本极其巨大,在看到红利的同时,不能忽视巨额成本的分担。”刘尚希提醒:“如果三个路径依赖不突破,(经济增长)很可能陷入徘徊状态,未来是不确定的。”
Tags:迟福林,五大动力助推“十三五”中国经济换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