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13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势,分析了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矛盾,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这为统一全党和社会各方面认识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3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良好开局。
工农业生产实现合理增长。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同比增长2.1%,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本文中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其中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10.0%。(见图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基本稳定。2013年前11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9%,高于18%的预期目标。从具体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1.7%、17.3%和21.5%。第二产业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8.6%,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这主要缘于近期各地各部门把化解产能过剩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影响了市场主体的投资意愿。1至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3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0%,其中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1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7%。(见图2)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43万亿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2.45万亿元,增长8.3%;进口10.99万亿元,增长7.1%。贸易顺差1.46万亿元,扩大18.3%。
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就业形势良好,民生继续改善。2013年前3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同比增长8.4%,高于第一、二产业和GDP增速,其增加值总量也高于第二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就业。此外,随着简政放权、减少市场干预等一系列释放改革红利措施的出台,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就业。2013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至11月底,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四项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6754万人、16350万人、19786万人、16261万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合计8.15亿人,其中2.2亿人领取基本养老金。
2014年6项任务围绕提质增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因此,我们要转变思路,对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合理预期,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上来。
按照美国商务部的初步数据,2013年第三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8%,创2012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但这主要得益于企业重新充实库存和贸易,而消费者和企业开支增长放缓表明经济回升的底蕴依然不足。目前,欧元区经济正经历痛苦且缓慢的复苏以及结构调整,预计2014年也不会有任何惊喜。日本经济2013年企稳回升中暗藏隐患,超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政府公共投资和汇率政策,尚未过渡到依靠民间需求拉动。同时,美联储长达5年的货币宽松政策开始退出,世界经济各种不确定性接踵而至。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努力实现不会带来后遗症的合理增长速度。这种合理增速首先是为了保障就业。当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仍很突出,201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较上年增加28万人。缓解就业压力,需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其次,不带来后遗症的合理增速,还要防范继续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生态环境恶化、债务风险上升等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此外,保持合理增速也是顺利推进改革的需要。如果经济增速过高,就可能出现新的结构问题,通货膨胀压力也可能加大;如果经济增速过低,一系列社会问题就会凸显。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最重要的是,保持合理增速是经济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期转向中高速增长期,对经济增长速度应持平常心态和合理预期。
怎样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个主要目标上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14年6项任务是与此紧密相连的。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被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第一项任务,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安全是最大的质量和效益。虽然粮食生产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十连增”,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消耗口粮,人们消耗肉蛋奶所需要的粮食更多,粮食需求增长非常快,而粮食产量再保持连续增长的压力很大,耕地利用粗放、粮食进口大幅增加等问题突出。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必须警钟长鸣。
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是提质增效的直接途径。这需要解决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一是加快推进资源价格改革,通过价格杠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和干部考核制度,为产能扩张和GDP崇拜降温创造制度条件。三是强化环保、安全等标准的硬约束,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要严惩重罚。四是积极推进创新,这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应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市场创新,创造市场需要的新生产能力,大力淘汰无效产能。五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
防控债务风险既是保障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近年来凸显的新问题。这些年,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大规模借债,不断加大投资刺激力度,债务率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也在上升。中央将防控债务风险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非常必要。不仅应尽快摸清各级政府债务规模,建立规范合理的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而且应摸清各级政府掌握的资产状况,尽快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从宏观层面和国民经济总体上考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我国是大国,区域发展过度不平衡、不协调将影响国民经济整体的质量和效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按照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制定政策。这说明,区域协调政策已进入我国经济运行调控的视野。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分享发展成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着眼于最突出、最迫切的领域,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强调把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努力解决好住房问题,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生态的工作力度,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也是经济运行提质增效的要求。这既包括保持传统出口优势,发挥技术和大型成套装备出口对关联行业出口的带动作用,发挥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包括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扩大国内转方式调结构所需设备和技术等进口。
深化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研究表明,我国经济长期增长正经历工业化阶段结构性加速向城镇化阶段结构性减速的转变,也就是进入增长速度的“换挡期”。一些发展趋势必然导致结构性减速:人口转型直接降低增长速度;在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变中,如果不能有效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也会导致经济增速下降;城镇化率超过57%后投资率和投资效率下降,劳动要素供给放缓导致工资成本上升,这些因素都意味着按照生产函数核算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会下降。研究表明,2013至2018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6.4%至7.9%。
要提高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必须通过改革创新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供给状况,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14年的改革工作,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改革包括16个方面、60条、310多点。改革不可能齐头并进,需要有序次第推进。根据“区分情况、分类推进”的原则,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属于地方和部门可以授权操作的改革,近期就可以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应加快研究,提出改革方案,制定具体改革策略,全面统筹和审定后,2014年适时加以推进。因此,2014年将是一个以改革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年份。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