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 杨现领:城镇化的机制
如果说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推动和重塑城镇化的动力之源,那么人口在城乡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企业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工厂和办公地点选择则构成城镇化的动态调节机制。进一步讲,尽管我们也强调人口流动与人口密度、规模经济之间存在极为重要的关系,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人口流动仍然只是一个结果。尽管我们也已经指出生产率的提高和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是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的先决条件,但是仍然需要探索它们之间的关联机制。
人口流动的动态调节机制
为什么人口会出现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如何?从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流动通常会呈现出一种“集中—分散—再集中”的过程,尽管现有文献分别从收入差距、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和经济发展阶段等角度分析了这种过程,但其实仍然只是刻画了部分因素。结合已有的研究和我们对城市及城镇化的定义和理解方式,人口流动的内在逻辑可以概括为一种人口集中带来的“收入效应”与“成本效应”之间的动态调节机制。具体而言,这种调节机制可以细分为两个因素:(1)收入效应。相对于农村,城市非农产业以及非农产业本身所具有的规模经济特征决定了城市通常可以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和较高的就业率,这是城市人口集中或密度提高带来的收入效应。(2)成本效应。较高的人口密度或较大的人口规模首先意味着规模经济,但是到了一定临界值,便开始产生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污染等一系列规模不经济或成本效应。在相对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可以使得不同的劳动力根据自身收入效应与成本效应的评估,选择离开还是留在这个城市,从而引发不同人群在城乡之间、不同城市之间的有效流动。
除了收入—成本效应之外,还有三个因素也同样重要。
第一是人口流动能力。在这一点上,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起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会对一个城市的增长能力形成制约,从而降低其吸收力;而且人口老龄化本身也会对年轻人口的流动能力形成制约;更重要的是,老龄人口占比越高,通常意味着越来越高的政府养老和医疗支出负担,也意味着分担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成本的人口基数在减少,从而导致财政压力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恶化,进一步削弱城市的吸引力。长期看,每个国家都难以避免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每个人也都会变老。随着一个城市人口的老化以及每一个劳动力的逐步老化,这个城市的人口流动能力便不可避免地下降。
第二是不同群体的收入能力。人口的收入能力是指不同的劳动者由于受教育年限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比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更高。原则上,更高的收入能力既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承受能力,他们也更有条件留在城市中心;反过来,更高的收入能力也意味着他们最有可能去选择郊区环境更好的低密度住宅,在当前以汽车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时代,这种选择变得更为容易,最终选择留下还是离开,将取决于各自的偏好。
第三是住宅密度。考虑到住宅成本提高是人口集中带来的最显著的结果,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把住宅供给能力作为一个单独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城市人口集中本身会带来土地和住宅需求的上升,从而推动地价和房价上涨,这反过来又增大了人口流动的成本,而解决这种冲突最为有效的手段则是扩大住宅供给,高密度住宅的建设则为扩大供给提供了潜在空间。原则上,高密度住宅是在固定不变的土地面积上提供更多空间、更多建筑的一种必要的方式。鉴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城市中心住房需求的不断上升,建设更多的高密度住宅似乎是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高密度住宅所增加的供给不仅影响着住房价格,也影响着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不同城市的住宅供给与城市人口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极为一致的。
企业的工厂和办公地点选择的动态调节机制
对企业工厂和办公地点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通常是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的占比、运输成本的大小和土地价格的高低。让我们从制造业和服务业两种不同类型企业的选择角度来讨论这一问题。
土地价格在制造业企业的工厂地点选择中占据很重要的权重。由于不同制造业对土地成本的敏感度不同,中心城市的高成本将部分制造业从中心城市拉到外围。不同制造业拉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几个因素:(1)运输成本在产品价值中的占比。这个占比越小,公司越有可能集中在中心城市,从而享受大城市和高密度带来的规模优势。(2)运输输入成本与输出成本之间的平衡。如果终端产品的输出成本远远小于原材料的输入成本,则该产业或公司集中在资源所在地更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但资源所在地未必是大城市。(3)对土地和空间的敏感度。有的行业如汽车装配厂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因此,对高地价的容忍度更低,它更需要迁往周边城市。
服务业则不同,在办公地点的选择中考虑的关键变量是人口密度。不同服务业人口规模和密度的敏感度不同,有些必须集中在中心城市,有些则不然。具体而言:(1)对于消费者必须亲自到场的非生产性服务业,最为关键的变量是市场规模、消费者的出行意愿及消费行为的频率,有的服务业如时尚服装店、专业医疗保健、专业教育、歌剧等需要大的市场,且消费频率不高,所以通常会集中在大城市。(2)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有些之所以必须集中在大的中心城市,最主要的约束是面对面的接触需求,该约束条件不那么紧的服务业则可以落户在外围城市。
Tags:巴曙松,杨现领,城镇化的机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