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韩洪锡:政府不要打农民养老保险费的主意了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韩洪锡 参加讨论

    前几天国内媒体报道了一些地方的农民参加‘新农保’,以及年老的农民只拿到三毛钱所谓的‘养老金’的一些情况,让人心酸得实在看不下去。都是同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什么中国的农民受到的待遇和城市居民如此不同呢?难道父母是农民就注定要一辈子低人一等,晚年后还要过老无所靠的日子吗?
    要搞清楚,我指的是那些通常意义上的,因户口制度造成的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问题。不要拿那些郊区农民得到数十万甚至几百万补偿土地征收款的极端例子来想反驳我,也不要拿华西村农民住村里统一别墅的例子来证明农民不一定那么穷,说国家搞‘新农保’是给农民的‘大恩惠’,农民应该感到满足。用清华大学秦晖教授的话来讲,中国农民长时间‘负福利’惯了,稍减一点‘负福利’,就应该对政府‘感恩戴德’吗?
    政府过去推出的‘老农保’让农民自己全部掏腰包,要是这样,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还要国家的什么‘老农保’有什么用?把老后的活命钱交给别人管理还不如捏在自己手里放心,起码不会随着物价上涨贬值一大块。过去农民对‘老农保’没有兴趣,搞不下去是当然的了。
    那么现在搞的‘新农保’又如何呢?政府承诺从国家财政中拿出一部分给予补贴养老费这一点上看确实比以前进了一步。但‘新农保’又规定年满16周岁的农村子女必须缴纳养老保险费(‘捆绑条款’),才能保证父母在60岁以后取得国家补贴的退休养老金。而根据‘新农保’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农民退休金只相当于当年农民平均年收入的25%(政府的财政补贴也只保证这么一点)。且不说这个比率远低于公务员的80%和城市职工的45% ,由于城市职工平均工资和当地农民平均年收入是基数相差很大的两个不同概念,故核算后的农民退休金根本不足以过最起码的生活,所谓‘三毛钱养老金’是一个例子。至于那些号称多交就能多收的个人账户部分说不定到时候被物价上涨弄得连本金都保不住。
    我说政府从国家财政拿钱补贴农民养老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以‘新农保’的名义把农民强行纳入既无效率,又不平等,还有将来不可能持续下去的‘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里,从本来就不多的农民收入中再强行挖一块建立得不偿失的‘养老基金’。为了推广‘新农保’,政府还需要在农村建立去庞大的收缴,管理农民养老费基金的机构,这些又是非农村户口的职工稳拿工资的美差,会花掉很多国家钱。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移动性特别大,连公安部门都不清楚当地农村户籍人口在外地什么地方居住,我不相信地方政府的社保机构就能稳定准确地掌握参加‘新农保’的当地农民的信息,把收缴,管理农民养老保险费和发放养老金的事情处理好。没看见目前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费的事让社保机构搞得一塌糊涂吗?农民工回家或到其他地方继续打工时拿不到(或转移不到)已交的养老保险费,等于给当地社保基金做了‘贡献’,搞得农民工们怨气冲天,直怨社保那些糊涂账。
    对那些吃力不能讨好农民的事政府还是少管一点吧。我真不明白政府那些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官僚和‘砖家’们究竟体验过农民的生活没有? 要想帮助农民养老就干脆痛痛快快地直接给老人发钱就得了,不要让农民再交什么养老保险费,以此来束缚他们在农村。
    让农民自己去处置那些本来就不太多的收入吧。担心农民把当前的收入花光,到老年没饭吃,以此理由替农民管理强行收缴的养老保险费,还花那么多费用维持‘新农保’管理机构,还不如让农民自己作主安排余生。既然政府社保机构管理农民社保基金既没有效率,又由于农民流动性大而难于管理和实施,何不废除那些花架子,把实惠直接交给农民呢?
    (完)
    韩洪锡 韩国LG经济研究所(中国)所长/经济学博士

Tags:韩洪锡,政府不要打农民养老保险费的主意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