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琪:调结构重实体 转方式立长远
“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调结构、转方式是在产业发展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在经济发展中创造新优势的根本保障,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重大举措。调整经济结构要以实体经济为重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立足长远。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调结构不能单纯以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作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志,要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基础,发展实体经济要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实体经济是主体,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离开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难以发展,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赋予虚拟经济新的内容。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实体经济派生的,以服务、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对实体经济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体经济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基础,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的需要去谈虚拟经济发展。从国民经济整个循环过程看,实体经济属于生产流通领域,虚拟经济则大多属于分配领域。适度发展虚拟经济有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则会造成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削弱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源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创造财富,创造财富必须靠实体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1978年到2010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远高于第一产业4%和第三产业29%的贡献率。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也是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我国钢铁、建材、纺织、服装等7个大类210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列世界第一;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二;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到世界的13%左右。因此,加快发展以工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方向。
实体经济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加剧实体经济的动荡,也掩盖了经济运行中的结构失衡问题,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甚至演化为金融危机。当前,许多发达国家重提发展实体经济,推动资本回归生产流通领域。美国正在通过实施“再工业化”重构实体经济,进而提振本国经济。受到危机重创的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实施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以求早日摆脱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目前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说明实体经济是支撑一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关键。
发展实体经济要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方向,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工业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经过一个时期的培育和发展,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时,实体经济就得到了充分发展,经济结构就实现了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具备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方式差异源于发展约束条件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约束,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十四大以来,党中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从2004年以来多次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明确的要求。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对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进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
推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协同发展的产业关系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前提。调结构要以国民经济各产业协同发展为目标,以我国人民生活消费的基本需求、生活质量改善的享受需求和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原材料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第二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以第一第二产业的服务要求和民生改善、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为基础,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
推进技术、资本和人才创新发展。围绕产业技术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在产业技术的原始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继承创新方面抢占制高点,加快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的创新发展。虚拟经济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使资本更多地在实体经济领域创造财富,实现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加快创新型科技队伍建设,既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也重视应用研究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创新人才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通过技术、资本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创新,使传统产业尽快升级为现代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推进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迈进的特殊阶段,资源、能源和环境约束决定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无法支撑我国的持续发展。必须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工业化道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人口素质提升,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治理,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必须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和绿色产业支撑体系。
推进对边、对海开放统筹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优势和国际市场迅速崛起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我国加工贸易型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集中在对海外发达国家的开放,对周边国家开放不够。通过扩大对周边国家开放来延伸产业链,推动出口拉动型增长向对外投资拉动型增长转变。为把云南的地理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国家明确了“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为我们深化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通过加快桥头堡建设,重点突破长期制约云南对外开放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推进,取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效。
(作者: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Tags:和段琪,调结构重实体,转方式立长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