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社会病态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真比纽约物价高吗》的文章。文章从牛仔裤、公交车甚至猪肉价格方面入手,将北京与纽约的物价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纽约“奢侈品”比北京便宜,但美国的公交及涉及人工、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比北京贵得多。文章一发表就立刻激发了社会议论,引发了人们对中美物价对比的再次关注。中美物价差异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奢侈品的疯狂
《人民日报》这篇文章中的中美物价水平的比较,部分是真实的。但是,比较两个国家的价格,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人民日报》这次分门别类地给出了不同领域的商品和服务的不同价格。奢侈品是中国比美国高得多,在一些与人、服务、知识产权相关的产品美国的价格又比中国高得多。在这个里面我们忽略了一个现象,今年第一季度,央行做的一个调查报告说,由于通货膨胀等等原因,86%的消费者指出要降低消费,14%的消费者指出要提高消费。为什么高端产品比美国贵,就是这14%的人推动的,他们很多人都是企业家。由于我们的这些企业经营困难,所以他不去做企业,而是从事高端消费。中国有13亿人口,美国只有3亿,所以我们高端消费需求就很大,加上税费很重,因此我们的高端消费跟美国相比,是比他们高了很多倍。
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的最新统计,中国奢侈品的消费人群占到了总人口的13%。《人民日报》的数据是对的,但是背后的原因依然没有讲清楚。在美国,商品的价格当中含的税是很少的,而中国的商品当中税的比重很大。对于进口的奢侈品来说,我们要交关税、消费税、增值税等等,这样一来,价格肯定比外国高多了。即使这样,我们目前的消费形态,仍然让中国整个奢侈品消费膨胀到不可想象的地步。奔驰、宝马上半年的销售增长率是60%,法拉利50%,玛沙拉蒂是128%,劳斯莱斯是171%,这种数据在美国不是可想象的。除了外来奢侈品,我们再看看国内的奢侈品。以前茅台酒是一个普通的消费品,但是在当下的中国,它已经变成奢侈品了。茅台酒价格猛涨从2006年的350元一瓶到现在1950元一瓶,但是市场份额没有怎么扩大,就是因为只有14%的人在喝茅台。
富裕来源于创造力
路易斯的理论把整个社会分成两个部门,第一个部门就是技术型的人,他们会创造高附加值,另外一个部门就是服务型的人。他的理论就是一定要让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人先要富起来,然后使服务业部门的人跟着再富起来。比如,美国大学生毕业后就进入苹果、微软工作,一年拿9万~12万美元的年薪,这就是路易斯所讲的高端技术人才。这些人有钱之后就由社会另外一个部门的人来服务他,这些人就是像保姆、餐厅服务员、出租车司机等等,因此,这些服务人员进行服务的时候薪水就会水涨船高。在美国,由于服务型的人到技术型的人工作转换相对容易,所以服务型人的价值就被体现出来。美国一个家庭的平均收入是39200美元,美国农民的收入在2万美元以上,并没有太大的差距。所以美国的成功是建立在这种高技术、高附加值部门成功之上,然后由服务业来服务这些部门,最后水涨船高,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今天所谓的中国奢侈品比别人贵的现象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就是少数富有的人不再投资实业,不再创造社会财富。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投资经营环境使得他们的实业投资回报率很小。根据工信部的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到3%,只要有风吹草动,他们根本受不了冲击。除了实业,其他领域也没有投资机会,股市半死不活,房市猛烈打压加行政限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资金除了炒绿豆、大蒜、字画、茅台之外还能做什么?除了这个外在的问题之外,我们还有一个严重的内伤,那就是我们中国那些应该有创造力的部门没有创造出太多的财富和价值,支撑不了为他服务的部门,因此我们要向美国买软件,向美国买飞机,向德国买成套设备、汽车、机床,这样一来帮助他们富裕了第一个阶层。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服务、人力资源等比美国便宜是好事情,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社会病态。
Tags:郎咸平,中美物价对比折射社会病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