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庞中英:世界经济,中国仍是被领导者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庞中英 参加讨论

    摘要:如果真的存在着“全球经济治理”,不管程度和趋势如何,中国其实还没有进入现存国际经济制度的核心和深层,还只是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和追随者,即“被领导者”。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十个年头。加入WTO一度被认为是中国进入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最重要一环。
    10年来,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五个对世界经济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经济体”,位于美国和欧元区之后、日本和英国之前;中国一反过去抵制“自由贸易”的立场而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支持自由贸易的国家力量。但是,中国连个“市场经济地位”还没有获得。美欧日一直拖着不要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且,在过去10年,中国越是要求美欧日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他们越是觉得可以使用这个条件牵制中国。
    值得指出的是,WTO主要“用户”并非发展中国家,而是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他们利用世贸规则治理中国。中国要通过国际组织保护自己的利益,就要知道如何利用这个组织。当西方把中国告到WTO,中国才开始学着利用WTO打赢了一些官司。但是,一个国家真正进入国际规则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距离充分利用世贸规则维护合法权益,抵制其他成员的不合理条件的时代还很远。
    近两年来,中国在世界银行和IMF中的投票权提高。但是,这些投票权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真正改善了中国在这些全球机构的治理和决策机构的地位。因为这些机构的变革还处在初期阶段,其原则仍然不是国际民主的,而是权力说了算的,也就是美国主控的、西方为中心的。中国在现存国际秩序中,并非是一个“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面对着许多深层困境。
    举个例子来说,金融危机后中国提出要改革国际货币体制,比如让人民币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使人民币也变成国际货币,即新的“储备货币”。但西方附加的不少条件,包括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实行弹性汇率政策等等,这实际上暂时降低了中国要求变革国际货币秩序的冲动和实际意义。之所以给中国设立苛刻门槛,近期目的在于压迫人民币升值,远期则是西方想拖延“中国崛起”。迄今,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还没有一个非西方国家和穷国。若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成为“储备货币”国,对世界秩序的冲击会很大。我不认为西方真的做好了心理准备。
    中国加入世界经济秩序,从来都不是“免费”的,今后更不可能“免费”。西方为中国加入IMF特别提款权被设置条件,如同当年中国加入WTO时设置的苛刻条件一样。这表明,西方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许可中国“免费搭车”。中国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是“高票价购买者”。
    我认为,如果真的存在着“全球经济治理”,不管程度和趋势如何,中国其实还没有进入现存国际经济制度的核心和深层,还只是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和追随者,即“被领导者”。目前的国际经济治理结构中,美欧日仍然处在核心和决策位置上,他们的非正式集体决策组织形式是“七国集团”,以及各种各样的其他辅助的多边机构,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国际能源机构。中国尽管进入了二十国集团(G20),但其实并不拥有任何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的否决权。我们必须认清中国与现存国际经济治理之间的实质关系,然后才能制定我们在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中真正有效的远见、战略和政策。

Tags:庞中英,世界经济,中国仍是被领导者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