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李增刚:从双层博弈框架分析一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李增刚 参加讨论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论,还是赫克谢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都强调自由贸易的好处,主张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然而,考察经济史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英国在19世纪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曾经实行过完全自由的贸易政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对外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出口和进口都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不断实施贸易保护。据WTO统计,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那么,国际贸易政策的根源是什么?本文将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的非中性
    这可以从两个层次解释: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从国内层次看,国际贸易政策对国内不同主体的影响是不同的,有的主体得益,有的主体受损;即便是都得益或都受损的主体,也存在大小之别。比如,对某种消费品的进口征收关税,这种产品在进口国的销售价格必然上升,因为消费者除了支付这种产品本身的价格之外还要支付关税,那么消费者剩余就会减少;然而对进口国生产这种产品的厂商、生产这种产品替代产品的厂商、生产这种产品原材料的厂商、生产这种产品替代产品原材料的厂商等,都可以获益,因为这种产品或替代产品的国内生产厂商能够得到更高的价格或者能够销售更多的产品,得到更多利润。很明显,某个国家所采取的国际贸易政策对国内不同主体的影响不同。
    从国际层次看,两个国家进行贸易虽然都可以获得收益,然而获得收益的大小在不同的贸易条件下是不同的。国际贸易条件越接近哪个国家的国内贸易条件,该国家获得的收益越大。如果两个国家是完全平等的,贸易条件可以通过协商决定,两个国家获得的收益可能相等;如果两个国家存在差别,比如经济规模(经济总量来衡量)、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等,那么实力相对较大的一方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可能就大一些,该国家就可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较大的收益。现实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表明,国家不可能完全平等,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各国家虽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收益,然而他们获得收益的大小存在差别。获得收益大的一方希望获得更多的收益,而获得收益小的一方可能不愿意永远落在另一方的后面,结果就必然是双方的贸易冲突,进而就是采取并非完全自由的贸易政策来保护自身利益。
    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内政治根源
    相同的国际贸易政策对国内有的主体带来收益,有的主体带来损失,结果就是这些不同主体偏向不同的贸易政策。在自由贸易中获得收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表示反对。这些支持或反对某项贸易政策的主体,就可能形成利益集团,进而在特定的政治制度下影响贸易政策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之后形成并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在探讨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内根源,揭开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国内基础或国内“面纱”。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模型大体可以分为:直接民主模型、政治需求模型、政治支持模型、政治竞争模型、保护待售模型。
    直接民主模型假定国际贸易政策是通过全体选民直接投票决定,采取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还是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根据支持不同政策的选民数量多少来直接决定。这样,如果在自由贸易中获益的选民多于受损的选民,那么直接投票的结果就是自由贸易,否则就是贸易保护。这个模型最直接地反映了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的不同选民的政策主张,到底最终出现什么样的贸易政策完全根据不同选民的数量多少来决定。
    政治需求模型认为贸易政策、特别是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是国内利益集团游说政策制定者的结果。关税水平的高低完全是利益集团游说的结果,是根据利益集团投入游说活动的资源数量来确定的。如果把受贸易政策影响的选民划分为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投入游说的资源数量将决定贸易保护水平的高低;如果只形成了在贸易保护中受益的一个有组织的利益集团,那么其投入游说的资源数量将直接决定贸易保护水平的高低。
    政治支持模型同样认为贸易政策是国内利益集团游说的结果,但是它同时考虑了政策制定者还需要获得选民的政治支持。政策制定者都是选民选举出来的,他在考虑从利益集团那里获得政治献金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可能会失去的普通选民的选票,因为提供政治献金的利益集团主要主张贸易保护,而普通选民可能会由于贸易保护而利益受损。政策制定者追求选票最大化,最终所选择的贸易政策不可能完全偏向利益集团,也不会完全偏向选民。
    政治竞争模型认为,两个追求当选的政党在保护主义贸易政策和自由主义贸易政策上的偏向不同:一个支持贸易自由,一个支持高关税。支持高关税的政党为了当选可能性的最大化会不断提高贸易保护水平,直到它们能够从支持贸易保护的利益集团获得选民和资源的增加恰好等于失去的选民和资源;而支持自由贸易的政党会选择相反的主张,以使支持高关税的政党当选的可能性最小化,它会采取较低的关税直到自由贸易者提供的选票和资源量恰好等于失去的选票和资源量。这样,两个追求当选或选票最大化的政党会根据其对选民贸易政策偏好的判断作出选择,突出强调了两个政党之间的博弈或竞争。
    保护待售模型认为,贸易政策是政策制定者“出售给”利益集团的,关键是利益集团的“出价”。利益集团的“出价”就是政策制定者能够得到的游说收益或政治献金。但是,政策制定者要追求选票、追求政治支持的最大化,因此会考虑选民的选票,考虑选民的福利。选民的福利与贸易政策的选择有关,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对普通的选民是有利的,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会损害选民的利益。这样,保护待售模型就将选民的福利和利益集团能够提供的政治献金就内生在了同一个模型之中。
    贸易政策选择的不同政治经济学模型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贸易政策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假定是不同的,即贸易政策选择过程的假定不同。不过,这些不同模型都强调了国际贸易政策的内生化,假定政策制定者、利益集团、选民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政策制定者追求当选(再次当选)的可能性最大化、利益集团追求本集团的利益最大化、选民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同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进行的相互博弈决定了贸易政策结果。从这个角度讲,国际贸易政策虽然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体现,然而却是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或制定是有国内政治根源的,理解或者分析国际贸易冲突或摩擦还需要从双方国家的国内根源入手。
    国家利益与国际贸易政策选择
    国际贸易毕竟是国家之间的交易。在国际贸易中,两个国家虽然可能都受益,但是收益大小存在差别,即两个国家获得的利益不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相对获益理论强调国家利益对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
    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国家通过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来实现国家利益。两个国家都存在某种产业,如果两个国家都发展该产业并出口到第三国,则两个国家的这种产业都会亏损;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发展这种产业,则这种产业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此时,如果其中一个国家对该产业进行补贴,即不论对方国家是否发展该产业,该国的这种产业由于得到政府的补贴都会盈利,因此这种产业肯定会得到发展。这样,这个国家就通过威胁让对方国家退出该产业,通过对其他国家的出口获得巨大的收益。补贴这种威胁就成为一种战略性贸易政策,给本国带来巨大的贸易收益。
    相对获益理论强调了不同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收益的大小。在两个国家的自由贸易中,获得收益大的一方自然支持自由贸易,而获得收益小的一方就可能反对自由贸易。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和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量进口日本的产品,促进日本经济恢复。到了70年代之后,日本经济恢复并取得了迅速的增长,与美国的距离越来越小,美国就不再对日本的产品采取完全自由贸易的政策主张,而是要求日本采取“自愿出口限制”等政策,限制对日本产品的进口,实行并非完全自由的贸易政策。美国虽然也从日本产品的进口和日本经济的恢复中获得收益,但是获得的收益没有日本大。这意味着美国与日本在自由贸易中获得的相对收益存在差别,美国与日本差距的缩小就意味着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影响。因此,自由贸易即便是对贸易双方都有好处,但是由于双方获得收益的大小不同,相对利益受损的一方也会反对自由贸易。
    双重博弈框架下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理论
    一方面强调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内基础,另一方面又强调国家利益与国际贸易政策选择,那么,如何调和贸易政策的国内基础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这可以采用双层博弈框架(two-level games)进行分析。
    第一,双层是指国内层次和国际层次。国内层次强调国际贸易政策的国内根源,国际层次强调国际贸易政策是国际关系特征。政策制定者既要考虑国内选民、利益集团的利益,也要考虑国家之间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既要最大化地实现选民、利益集团的利益,又要实现国家的总体利益、长期利益;既要与国内政治主体博弈,也要与其他国家博弈。
    第二,国家利益的本质在于国内不同主体的利益。虽然双层博弈强调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层次,然而两个层次是可以统一的,这涉及国家的本质与国家利益的本质。按照契约论的国家观,国家是人们之间达成的契约,国家又与达成契约的人们之间达成契约。政策制定者代表国家制定政策,实际上就是代表达成契约的人们制定政策。国家利益从规范的角度讲,就应该代表达成契约的全体人民的利益;然而,全体人民的利益不可能总是一致的(前面讨论的贸易政策非中性就说明了这一点),那么国家利益就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进一步地,既然国家利益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代表谁的利益?如果将国家看作利益最大化者,其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其代表的利益就应该是具有最大利益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如果假定所有的利益集团都根据在特定政策中的收益来决定游说政策制定者的能力,那么哪个利益集团在特定政策选择中的利益最大,通过的政策就代表该集团的利益。具体到贸易政策的选择,从国内层次看,它体现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代表在特定贸易政策选择中利益最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从国际层次看,它体现为国家利益,代表的自然也是利益最大的利益集团的利益。这就实现了国内层次与国际层次的统一。
    许多国家虽然强调国家利益,但是背后的国内利益集团才是根本。只有理解了、弄清楚了国际贸易政策选择的国内政治根源,弄清楚了所谓的国家利益代表哪些集团的利益,面对各种各样的国际贸易冲突、摩擦和纠纷才可以从容应对。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Tags:李增刚,从双层博弈框架分析一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