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茅于轼:中国人拿诺贝尔经济学奖还要20年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茅于轼 参加讨论

    实际上,从1991年科斯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作为“重新发现‘科斯定理’的人”,威廉森就已经广泛为人关注,被认为迟早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命名者和创始人之一,奥利弗·威廉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名至实归。
    对另一位获奖的女经济学家不是很了解。不过,她既然也是因为制度经济学方面的成就获奖,充分说明了制度经济学在此次评委心中的分量。
    制度经济学学者在此次诺奖评选中脱颖而出,说明了社会对这一经济学科的充分认可,虽然也有研究金融、环境经济学甚至行为经济学的学者被看作获选热门,但是相较来说,对经济制度的研究更加重要,它决定经济的根本走向。
    西方的经济学是在市场已经成型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开始时西方经济学者并不了解什么是计划经济。尤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都放弃了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所以当时“新制度经济学”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想了解为什么这些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市场经济暴露了它的缺陷,一些计划经济手段却被认为对缓解危机有效,于是“新制度经济学”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占多数?茅于轼表示,做学问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财力,二是要思想自由。这两个条件美国都充分具备,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多出在美国。
    与之相较,中国虽然现在有了些财力,但是思想方面还欠缺创新性,所以获得诺奖“至少还要20年。”茅于轼说,中国的应试教育,中国的经济学者缺少创新性思维是中国无缘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的科研环境还不利于培养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要想培养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先要从教育抓起,改革原来的应试教育,从模仿式改变为创造式,舍弃灌输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让教育也百花齐放,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让世界更加认可我们的经济学者。

Tags:茅于轼,中国人拿诺贝尔经济学奖还要20年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