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茅于轼: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

http://www.newdu.com 2018/3/9 爱思想 茅于轼 参加讨论

    铁道部为了照顾利用春节出门的所有的人,决定春运一律不涨价,而且今后也不再涨价,受到大众的欢迎。有人说这一决定是铁路方面迫于社会的压力,也有人说铁路是为了讨好群众故意做秀。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做好事的动机,否则还有谁愿意做好事。
    但是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说,评价一个政策的好坏不是从政策的愿望看,而是从其结果看。春运不涨价使坐火车的旅客得到了实惠,但是他们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并不低。总起来看这项政策带来的整体社会效益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首先,铁路的能力显然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虽然加开了许多临时开车,能力还是够不上。结果是很难买上票,买票难的立竿见影的结果是排长队,大家可以在新闻联播中看到的各个火车站临时售票处拥挤的人群。票价是便宜了,但是要得到它需要付出额外的排队成本。光是由于排队所花的时间代价,恐怕就超过了省下的没涨价的那几块钱。更何况排了队也未必一定能够买上票。
    车票变成了稀缺商品,就给捣票创造了条件,票贩子有了活动空间,一度减少了的黄牛党重新活跃起来。他们或者成群结队地大量买进,然后加码卖出,其差价显然要大于没涨价的那部分钱。正常的旅客不能从正常渠道买到票,只好求助于票贩子,他们不但没享受到正常票价的好处,反而还比涨价后的票价更贵了。
    更有能耐的黄牛党还能够内外勾结,把车票成批地捣出来,然后抬价出售。这个铁路系统的老毛病治理多年不见改善,甚至于有人怀疑这是铁路内部人故意制造车票的稀缺性,自己手中掌握了稀缺商品当然有利可图。比较航空机票和铁路车票的发售可以看到铁路部门售票系统的落后,航空机票可以买一年内任何始发和到达点的机票,不需要手续费,而火车票除了少数几趟车的都只能买四天内本地出发的车票,还要五块钱的手续费。虽然铁路车票的预售比航空机票复杂(因为有中途下车的),但是按照现代计算机的技术是不难解决的,一般企业最重要的部门首先是市场营销,可是铁路对买票的落后性似乎视若无睹,几十年来基本没有改进。能够做的事不去做,难免让人怀疑是铁路内部人故意制造的买票难。
    由于车票稀缺,产生了假票。春运期间造假票的非常猖獗,公安部门侦察到印制假票的商贩,一查就是几百张。当然假票不一定和春运有关,不是春运也会有,但是因为正常渠道买不到,只好找别的路子。这确实为假票创造了销售的机会。如果不小心买到一张假票,被铁路方查出来,中止了旅行,损失就更大了。
    历经了千辛万苦搞到了票,上得车来,因为多半列车超员,服务质量根本就谈不上了。票价是正常了,但是质量却下降了,最后仍然是让消费者吃了亏。尽管这不是铁路方面的本意,但事物有自己的规律,不依照规律,最后是事与愿违。我们还是要想一想张维迎的那句话: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要看后果而不是愿望。
    如果按照经济规律涨一点票价,把票价定在市场均衡上,以上这些问题基本上都不会发生。但这纯粹是从经济效率考虑,没有照顾到平等,涨票价对低收入的农民工是很不利的。事实上不存在既能有效又有平等的票价,比较起来去年的办法或许能兼顾一点,即卧铺涨价,硬座不涨价。因为买卧铺的旅客一般不是低收入阶层,即使如此乘硬座的旅客还是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车票仍然可能买不到,服务质量肯定要下降。
    增加铁路的运输能力未必是一条出路.因为如果能够满足春运时的运输,平时一定是能力过剩的.对全社会来讲也是一种浪费。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收入分配方面想办法,或者改变人们的习惯,不要集中在春节时回家。可是这两条办法事实上都不大可能实现,所以铁路春运的问题几乎没有可能彻底解决,只能从现状出发加以改进而已,但是不涨价是不是最佳方案是大可研究的问题。

Tags:茅于轼,铁路春运不涨价的社会成本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