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芍佳:断买,中国钢铁业反击力拓下一招
钢铁是强国之本,没有钢铁生产能力的国家永远称不上强国。而钢铁生产离不开铁矿石,谁控制了铁矿生产,谁就控制了强国发展所需的基本战略资源。
针对国际守旧势力与垄断利益集团联手在战略资源生产控制方面对中国进行的打压,中国通过铲除力拓在国内的间谍销售代理予以回击,这一回击实质上反映的是新兴强国的发展与国际守旧势力反发展之间的较量。目前,在获取铁矿发展权益的方面,这场发展与反发展、反垄断与垄断势力之间的较量刚刚开始,孰胜孰负还不清楚,如果中国在下步出招不慎,则会为自己强国之梦的实现付出较高的发展代价,尤其是为获取战略资源将付出巨额的成本。
目前,在双方铁矿交易权益分配的博弈中,中国应如何走出下一步呢?笔者认为,中国应该在坚守底线的原则下,在博弈中尽量利用自己的巨额需求影响,扩大自己的铁矿交易权益,压低铁矿价格,减少中国的发展成本。按力拓2008年售给中国铁矿的平均价格算(每吨790元),如果中国每年进口4亿吨铁矿石,一年铁矿进口就要花掉近3200亿元人民币。价格每压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节省约32亿元的成本。
措施:放二断一
什么是中国的铁矿交易博弈底线?在与国际三大铁矿资源垄断寡头的价格博弈中,如寡头联手串谋,死不妥协让价,笔者以为,破坏这种串谋的有效手段就是分解对手,放两断一:购买两家,断买一家。中国并不是每年都非要同时从三家购买铁矿,关键时刻要敢于断掉一家,这样其他做成交易的两家才会珍惜生意的机会。
根据放两断一的博弈原则,在与力拓的较量中,中国的下一招就比较清楚了。如果力拓死不让价,那中国唯一的回应就是断买。
当然,采取这一博弈原则,中国也会有损失。但这种损失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是为了打破垄断,削弱资源垄断势力对中国的盘剥而付出的搏斗代价。这一代价与让资源垄断势力任意宰割所造成的损失相比,就微不足道了。中国去年铁矿石表观消费总量是12.5亿吨,其中从力拓进口9200万吨,从消费总量看中国对力拓的依赖程度是7.4%。中国去年从国际上购买了4.4亿吨铁矿石,力拓占铁矿石进口总量的21%。如果中国在今年连一粒铁矿石都不从力拓购入,中国将短缺9000万吨铁矿石。但是如果中国能从印度和巴西多进口2000万~3000万吨,再加上目前国内已有的几千万吨的铁矿存货,断买力拓铁矿所带来的短缺应能基本补平。如果我们再退一步考虑,短缺无法完全补平,力拓9000万吨铁矿能炼4000万吨钢铁,目前中国年产近5亿多吨钢铁,在如此规模巨大的市场里,几千万吨的短缺影响并不会大。另外,即使铁矿供应短缺对下游供给造成了影响,企业很快也能从增加废钢废铁冶炼中补上来。并且,铁矿石有点短缺不是件坏事,这对钢铁企业提高产能效率有促进作用。由此分析,为打破国际资源垄断寡头对铁矿价格的垄断,断买力拓铁矿给中国钢铁的总体供给造成的影响在一年内并不会太大。
力拓对中国的依赖度更高
与之相比,如果力拓在一年之内未能出售一粒铁矿石给中国,力拓又会如何呢?首先,力拓的利润会减少30%以上,即从去年的103亿美元下降到65亿美元左右。因为力拓铁矿石收入是165亿美元,利润为60亿美元。在力拓的铁矿创收中,出口给中国的铁矿收入为108亿美元,占铁矿创利里的53%,占总利润的31%左右。所以,没了中国市场,力拓的销售收入和利润都会大幅下降。
其二,随着利润的大幅下降,力拓的现金流也会减少40亿美元以上。力拓如果丢失了对中国的铁矿出口,它的总销售会下降20%左右。销售的下降会传递到企业的现金流。力拓去年现金流为206亿美元(去除生产成本和劳动工资开支后的现金结余),如果现金流下降20%,就意味着在206亿美元的现金流中将丢失40亿美元左右。
其三,40亿美元现金流的减少会恶化力拓对其债务的偿付能力。力拓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为70%,短期流动资产负债率为120%。也就是说,力拓现有的 184亿美元流动资产全部变现的话,也无法偿付其流动负债,缺口还差37亿美元。更糟的是,在流动资产里有54亿美元的铁矿存货。如果中国断买力拓的铁矿,存货的出售就会更加困难,很可能多开出来的铁矿存货暂时会成为没有价值的烂石头。这样,偿付流动债务所需的资金缺口就会撕得更大,约达到90亿美元。如果力拓内部资金链不断的话,这90亿美元的缺口可由其经营产生的现金流来补上。但没有了中国市场,力拓的经营现金流预计会从去年的206亿美元下降到 160亿美元。这笔现金流还需支付每年15亿美元的货款利息和20亿美元的企业利税,除去这些刚性开支后,可用于补缺90亿美元流动负债的现金就还剩 125亿美元左右.
由此可见,力拓在丢掉了中国市场后,尽管不会即刻出现财务支付危机,但是企业对其短期的债务支付能力会受到很大的削弱,财务风险会大大提高。风险的提高及盈利能力的下降会大大减弱力拓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对力拓而言,外部融资能力的急剧下降,再加上现金流的不足,这将意味着到期的上百亿美元的债务偿付问题会出现麻烦。这一麻烦甚至很可能会再度引发力拓在2008年末曾出现过的债务偿付危机。
由此可见,力拓对中国的依赖度比中国对力拓的依赖度更高,如果双方彻底闹翻,力拓承受的打击将比中国钢铁业更大,所付出的代价也更大。显而易见,中国钢铁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与力拓作价格博弈时,应该占有强势。
现在让人心寒的是,中国钢铁业屡屡被弱方所制伏并退让,谈判中总是一筹莫展,让国际铁矿资源垄断寡头随意宰割。正像媒体所揭露的那样,出现这种窝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的钢铁企业在价格谈判博弈过程中,不但不抱团,还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相互拆台,搞窝里斗,甚至还有做内奸的。所以说连一个澳大利亚的资源寡头都没办法治住的原因,在于国内的钢铁企业本身就是一盘散沙,根本没有形成一股反垄断的合力。结果,让国际铁矿垄断寡头各个击破,哄抬价格。
所以,笔者以为,靠一盘散沙一样的企业集团去谈判是不行的,中国必须把目前的进口规则推倒重建,让国家或国家授权的一个权威机构统一代理国内钢铁企业的铁矿进口,统一向外议价,通过国家干预,把钢铁进口市场整合起来,使中国形成较强的反垄断的议价能力。对于反垄断,政府干预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普遍的实践。这种通过国家统一对外安排采购争取自己的定价话语权,英国卫生署的对外药物采购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例子。
与力拓的较量,也许这就是中国应该即刻考虑的下一招!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英国布鲁耐尔大学
Tags:刘芍佳,断买,中国钢铁业反击力拓下一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