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博传:珠三角与周边区域关系的变化
引子:中国的大门在珠江口
1989年6月8日,那正是全世界异口同声指责大陆的时候,是大陆外商、外客全线撤退的时候,是大陆意识形态专家重新趾高气扬要反和平演变(可不是现在说的“和平崛起”),要清理资产阶级流毒的时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大势命悬一线,最需要海内外人士对大陆重建信心的时候,广州南沙虎门渡轮码头按计划正式开工打桩。霍英东和刚刚为“六四”事件愤然公开声明退党的何铭思坚持要照搞这个码头。
先放下其他不论,仅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看,为什么霍何两位同时认为要“照搞”?或者说,在那样的时候,那样的局势,那样的条件下,一个名动香江的投资老手,一个精明干练的组织策划者,为什么要穿过一片前后无路的水网,到番禺窝底一堆乱石岗前,选中一片烂滩涂去搞他们的码头?
我看到的原因很简单。霍英东一脚踏实广州南沙,是因为珠江口。那是中国千年不倒的第一大门,是世界贸易史上少数几个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河海交汇地。霍英东想打通两岸,使珠三角连成整体,缓解穗港两地压力,方便市场整合。那就是近十年之后,一些学者和官方当作新口号提出的东西。
渡轮码头是霍英东开发南沙的一根探针。如果码头失败,不仅说明对南沙的价值判断错误,更重要的是说明,珠江口作为中国第一大门的地位,可能改变。即中国发展的重心发生改变。两年后,码头开业,而且获得巨大成功。但问题还是出现了。因为随后南沙新城开发的艰难历程,一直在“九十年代看浦东”的阴影下进行。
中国重心,是否继续南移
近十几年,由于中央对上海真金白银的倾力支持,长三角地区发展势头极猛。“九十年代看浦东!”这句口号越叫越响,本就非常了不起的上海人,更神气十足。当年中央在深圳搞样板,还只是“给政策”,要“自己杀出一条血路”。虽然各个省、部也是拿民众的血汗钱去,但仍在计划之外,不论真假都是冲着市场,至少形式上还是半“自由”的聚集。上海的资金来源不同。很大部分是中央在全国推行市场化过程中与北京城区发展一样赤裸裸的直拨。究竟花了多少千亿元,不要说民众,就连中央两会代表也绝大多数懵懂不知情。像外汇截留之类政策的支持,更是空前。而中国官方媒体,至今基本仍属“凡是派”:凡是中央精神,就是正确,就是成绩,就是前途。否则就是错误,就是失败,就是完蛋。不可能有什么讨论余地。加之“九七”之后,香港出了问题。作为香港经济影子的珠三角地区发展,明显受拖累。长三角被捧得越来越高。珠三角好像被打入冷宫。
直到2002年统计数出来后,媒体仍多有宣传:长三角GDP比珠三角高一倍!长三角15个城市平均GDP比珠三角9个城市平均GDP高20.4%,对全国的贡献也比珠三角地区高9.4个百分点。1[i]
所以,上海不得了,马上就会超过香港成中国老大;长三角更了不起,中国命运就在那里;香港不过是大陆一条吸血虫,就要完蛋;珠三角是\"正在打盹的兔子\"、珠三角被抛弃了、整体投资环境萎缩了。现在被人称为“唱衰珠三角”的各种议论不断出现。那情形,跟香港之被一些人“唱衰”有点相似。
我在十几年前曾领过“两个三角洲比较”课题,一直在观察研究,也曾几次赴浦东“朝圣”。但至今仍未发一言。原因是许多问题无法看清楚,许多数据越分析越乱。始终无法对两地发展作比较。我长期在南沙观察的一个目的是想判断,中国的重心是否继续南移。或者说,中国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是否会因为某种政策而改变。
我想判断的问题,到2003年忽然有了说明。一是十几年发展,终于使人看到一些重要事实;二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摊上桌面;三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签订。这三者高度相关。
我说的重要事实是:中央在上海实施的“浦东战略”,十几年过去,并未把上海推起成中国经济发展“龙头”。这很奇怪,它似乎再次说明,唐宋之后中国历史地理发展的基本路线是顺东转南,大门就在珠江口,不是某人或某种政策想改就可以改。历史上,国家强盛,主动正确求发展时,主要朝南走。相反,中国人在东边始终未找到出路。倒是国势衰弱时就有大批外来力量从东边主动介入。上海,也正是在那种情况下发展起来。即便在1949年之后,珠三角成真正的中央弃地,中央先后全力发展东北,发展华东华北沿海,发展三线。但战天斗地整人三十年之后,乏善可陈。一搞改革开放,仍要回到珠江口。现在,浦东看了十多年之后,种种迹象说明,中国发展的重心,会继续南移。主要方向,仍然直指珠江口。
这个事实很重要。CAFTA也好,CEPA也罢,都跟此有关。并不是CAFTA和CEPA推动珠江口两岸的发展,而是中国发展重心不可避免地继续向珠江口南移的事实推动CAFTA和CEPA。当然,后者会反过来推动前者。当下沸沸扬扬的小南沙、大南沙、大珠三、泛珠三,在我看来,就是这些相互推动的表现。
下面就来议论一下这些问题。这已经离开南沙开发范围了,但却是判断南沙开发价值和未来作用的重要基础。另外,这也是香港政府判断自己出路何在的重要基础。如果香港政府对GEPA表错情,将会失去一次大调整的好机会。
GDP高20%的地方,收入为何反而低38%?消费更低53%?
拿两个地区的发展来比较,如果只是想争当“龙头”,全无意义。更何况,除了表面的东西,在深层之处,往往不可比。但想观察一个地区发展态势,通常又只有在比较中进行。 这就是许多人不愿比较又不得不比较的原因。
不错,以2002年GDP计,长三角比珠三角,总值高近一倍;城市平均计,高20%以上。但应同时指出,长三角比珠三角,面积大1.4倍,人口多1倍,2002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1.8倍(珠三角为2739.46亿元;长三角为7590.66亿元,占全国17.6%)!在这种情况下,GDP高一倍,原不值一提。更何况,沪宁杭是三省区精华所在,拿来与广东边陲一隅比,本就不适合。
反而应该关注的是,2002年珠三角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4285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766元,分别比长三角地区相应数字(10361元和7693元)高38%!和53%!长三角15个城市消费支出上海最高(10464元),放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比较,也只能排第七位(深圳已达17921元)。
城市GDP总值高20%以上的地方,个人收入为何反而低38%?消费更低53%?仅因人口多一倍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因为那里同时是面积大1.4倍,投资更高1.8倍,且在同一体制下获得绝对特殊政策的地方。虽然这比较本身也不是没有问题。但是否至少说明,作为长三角实力高度集中的上海浦东,实际是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大样板、粗放经济的新典型、一个国家把纳税人的钱用起吊机丢到钢筋水泥里最多,而民众实惠其实未成比例的地方。难怪有人称之为“起吊经济”。中央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各地搞“政绩工程”。其实中国最大的政绩工程是在北京和上海。联想到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不再追求单方面的高速经济增长率,而是提出要考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否等于宣布浦东的起吊经济方式走入邪路?
我觉得有几个主要原因,使长三角发展,按以人为本方式计算,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难以超越珠三角。
第一是长三角粗放式开发时间太长,强度太大,资源消耗殆尽,生态环境的压力远在珠三角之上。唐宋之间的长三角一带早已是烟雨楼台地,而珠三角还是瘴气弥漫之所。到清初,中国人口超过一亿之后的第一次大爆发,首先就在长三角地区发生(增速每年超过25%)。此后,环境的压力有增无减,至今无法解决。近日在北京参加两会的汪同三教授等指出,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总量的贡献不到4%,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等材料的消耗却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左右。不知如何为继。应该指出,高代价、大损耗的状况,长三角比珠三角更甚。因为珠三角是三来一补多,长三角是固定资产投资多(等于珠三角的2.8倍!);
第二是出口面对的市场远不如珠江口的庞大、方便和适合。这是地理历史环境决定的。郑和下西洋去显示国威时没有选择珠江口。但曾对世界贸易产生巨大影响的海上丝路,其始发地选在珠江口而不是长江口,原因就是海外市场在南边,不是在东边;最早入华的葡萄牙人选择了珠江口的澳门而没有去长江口;鸦片战争时,英国人先在长江口登陆,战后在南京签约时,正发疯般寻求海外市场的英国人,经过长期窥测,执意要霸占的地方竟不在长江口,而在珠江口。这些,都不是偶然的。那时,香港算什么,不过是一个小渔村、一个小码头。为寻市场的英国人,不要帝国的心脏,而要海上丝路的咽喉。那正是他们当时聪明过人的地方。因为他们当然了解,在海上丝路盛期,从珠江口出发的船队,穿过东南亚到欧洲往返,全是粤人天下,竟无欧洲人插足之地。只可惜后来一再搞海禁,仅因政府一念之差而失势。梁启超曾为此大声叹息不止。
即便在历次海禁时期,珠江口也没被全关死。广州还保着唯一通商口地位。直到国境封锁最严实的“解放”之后30年,仍然留有一条狭窄的罗湖桥和一个广州商品交易会,一直垄断出口。更有意思的是,罗湖桥和交易会,还一直被当作里通外国、特嫌出没、流毒浸染的地方。为什么不一同关死?是执政者不想、不愿、不肯?非也。是不能。因为既不能自己没有进出,又找不到另一个地方可以替代。所以珠江口作为国家大门才会千年不倒。非不想改,实无可改。
历史是这样,现实也是这样。经过十几年“看浦东”之后,到2002年,长三角地区出口总额924.51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8.4%),确实有了很大发展。但同年珠三角地区出口总额1126.2亿美元(占全国比重34.6%)。仍比长三角高近22%。到CEPAT和CAFTA出来后,大门想改,更无可能了。
投资、消费、外贸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长三角也主要是在投资方面远超珠三角。但靠大量政策性资金投入搞大工程,易生豆腐渣。不止是工程有豆腐渣,GDP也有豆腐渣。GDP很高,但民众收入跟不上,很大程度就是GDP中的豆腐渣做成。加入WTO后,长三角市场上那只“看得见”的手,就会受限制。市场便更受难了。
长江被腰斩,三千年的历史转向
第三个原因,是中国流域经济时代过去了,长江被腰斩,武汉以西的原长三角腹地,通过陆地高速交通转头直奔珠江口。中国三千年的农业发展史,正式转向。
我在南沙观察,虎门渡轮前总排着长长的车队等着过江。十几年没有间断过。每有穿过这个车队时,我必定去看车后的牌子。当初最使我迷惑不解的是,总是发现大量来自新疆、内蒙、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的车牌。来自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广西的车就不用说了。在92-93年的盛期,全国货运车队,据说有四分之一在开往珠三角。
后来知道,武汉到广州的火车比到上海快两个小时。我才明白,原来长江被腰斩了。所以“泛珠三角”一起,一向被划入长江水系的四川,立即加盟。未加盟的重庆,其实车队往这边走的时间,比大多数西部省份都早。
泛珠三角的经济实力比长三角大两倍。虽然这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比较。但如果上海人有兴趣,很容易“组织”一个比泛珠三角“大两倍”的泛长三角来。为何好胜的上海人闷着不出声呢?原因就是“长江流域”被腰斩。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比我说得清楚。最近他指出,认为长江流域是上海及长三角腹地的观点,只在水上运输占主导地位的年代里可能正确,在铁路网、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运输时就有问题了。杨开忠还建议,广东应展开“北伐”战略。一方面,向北拓展腹地,将湖南甚至湖北的一部分纳入珠三角地区,扩展服务的垄断范围;另一方面,要联合首都圈,增强珠三角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是的,中国现在是高速公路、铁路和海港时代。尤其是海港至为重要。作为国际通道的港深穗港口群是长三角地区无法比拟的。仅香港就有2000多家航运与码头公司,有19条国际航线联系着世界上460多个港口,每年有48000万吨位远洋船运送1810万个标箱进出港口。加上广州黄浦是世界“十大”之一的老牌,深圳盐田港已过一千万箱大关,广州南沙港又在以大航母姿态蓄势待发。还有珠海、中山、东莞等地的港口,全不可等闲视之。
珠三角,同时是全国信息装备最好,
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占本地总产值比例最大,信息工具普及率最高,信息消费能力最强的地方。珠三角各类科技型企业超过10,000家,他们既生产高技术产品,也消费高技术产品,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晶片用户市场。内地80%的集成电路从深圳进口,其中75%就在深圳消耗。目前国际市场上的电脑主板、磁头、键盘、驱动器、显示器、扫描仪等75%以上来自珠三角。
所以,全球最大投送公司联邦快递亚洲总部计划从菲律宾转到中国时,选择广州;世界最大超市集团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搬入深圳,全球最大体育文化娱乐公司GT的中国总部,选择广州;IBM、HP、GE、IKEA等国际巨头的中国采购中心也在珠三角,都不是偶然的。他们每家每年的采购,均在三五十亿美元。像欧美网上购物巨无霸IKEA(宜家),每年营业额约113亿欧元。其中在亚洲只占3%。但三分之一的采购是在珠三角完成。2001年,跨国公司在中国采购额达300亿美元,沃尔玛占了103亿美元,其中80%的产品产自广东。一年后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量增加30%以上,超过130亿美元。
我想,到转入航空时代,长三角飞欧美的距离比珠三角短,情况应该会有变化。但目前全国四大航空港有两个在珠三角,外加香港每周3300多航班的一个世界超级机场(上海每周只有110多个国际航班),再加上陆上港穗间即将完成的六条快速干线,形成了一个全球最繁忙的立体交通网。不过珠海机场就很失败,每年五六十万客流量,只达设计能力的约20分之一。
长三角发展也果然厉害。现在已有8个机场,密度居然超过美国。可惜南京机场目前客流量只有设计能力的四分之一,宁波机场年客流量只有120万人次,黄岩机场更只有25万人次。8个机场2002年总客流量3354万人次,还比不上香港一个机场的数量(3400万人次)。浦东建设以带动长三角区域发展为目的。但上海执意把国际航班搬入浦东,使上海周边城市到机场的距离比到虹桥机场远五六十公里。苏州无锡两市就是以此为理由要搞自己的国际机场。结果是大家徒增损伤。但新机场还在搞。连地级市都在搞大机场。据说到明年底,华东地区将有机场36个,到2020年将有48个。且绝大部分在长三角。2[ii]长三角似是继续“起吊”。不过有专家指出,机场是“点”经济,地面交通是“面”经济。要“点面结合”才有效。如果乱“点”一气,到头来只会麻烦。
两个三角洲的高速公路与国道图(转自《司机专用中国交通地图册》,第五页,学苑出版社,北京,2004年)。如果加上京广、京九和即将动工的广武、洛湛铁路,南北交通线网,比东西线网密度高得多。
当然,两个三角洲形成差异,还有其他原因。例如,国际上按经济影响力在全球城市排序,香港比北京、上海高两级。其中开放性和制度的灵活性是重要原因。在这方面,珠三角受香港影响比长三角大得多。尤其是小珠三的中心地区,许多做法就是照搬香港。
长三角地区最为自豪的一点,是文化积淀深厚,人才素质高。例如说,“长三角拥有两院士220多人,珠三角仅22人;长三角有全国重点大学17所,珠三角4所;高校国家级重点专业设置布局方面,长三角门类齐全共有48个,珠三角门类单一只有5个”之类。两地相差很远。但人才过分集中的地方,往往人际关系复杂,心计太多,心态过傲,文化保守,容易增加交易成本,损耗社会资本。这些都会变成消极因素。至少,目前中国的情况就是这样。正如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知识分子太多的地方,是没有生意好做的。另外还要说明,以历年亚洲十大名校计,内地通常只有北大入围,还排在香港两所大学之后。香港科大,办学只有十年,却迅速成为国际知名大学。在教育界还被作为一种“现象”来研究。长三角的“重点”,一般比珠三角的强。但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又比珠三角弱。
再看一个重要例子。长三角面积、原住人口、建设投资都远比珠三角大得多,平均产品水平应在珠三角之下,按理可以吸引更多外地人力,但以2000年人口普查计,只有1480万。珠三角是2100万,比长三角多出42%。如果按每平方公里吸纳外地人力计,更多出近两倍半。一个大上海,外来劳力只有340万人,还不如东莞、深圳,各为500多万。若再考虑扣除区内流动人员,差距会更大。以跨省区计,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外地人力在珠三角。不可以小看这批人力。他们之中多有过江龙。一般来说,外地人力的平均素质比本地高。20多年来,珠三角突然平添巨大人力资本,是其获得空前发展的重要原因。
两个三角洲外地人力数量的差异,除经济原因外,还与外地人跟本地人的文化隔阂有很大关系。而从外来人力的状况,又可看到民间资本和地区关系的动向。目前,广东民企注册资本超过3060亿元,国内没有一个地方可比。珠三角的外地劳工,近5年通过邮局共汇出600多亿元回老家3[iii],通过银行汇走和自带部分还没计在内。考虑到同时带去还有更重要的信息、观念和各种能力,就可以明白珠三角跟内地的密切关系,又是长三角不可比。这也是奇怪的“泛珠三角”概念突然提出后,竟然受到包括像四川那样本属典型长江流域地区热烈响应的一个原因。
大珠三,市场整合的新探戈
当前大珠三角的市场整合动态,最值得关注。
中国把“大协调”、“一体化”之类概念当作口号叫喊的历史已有多年。但对市场整合重要性的真正认识,却在最近才开始。远的不说,关于“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冀整体发展战略”等口号,早在1986年就由北京学者提出了。但北京还是一次又一次用多少千亿元忙着搞自己的建设,四环,五环,六环,没完没了地摊自己的大饼。地区实质性协调机制总难形成。甚至1992年长三角15城市协作主任开始的联席会议也是徒有虚名。1994年11月开始,广东提出“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并进行实体规划——这算是全国第一次。眼看珠三角要重新整合,加上WTO问题的压力,长三角15个城市的联席会议突然升级为市长和三省市的常务副省长会议,朝市场整合方向走了一步。现在说是已发展成17个城市的联合行动。但所有这些,主要还只是形式上的东西。
真有实质内容的事情在2003年出现。这一年,6月29日签订了CEPA,8月6日又提出推进“大珠三角”经济合作新动议,决定海陆空并举打造从1小时到3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那就是霍何两位十几年前的“照搞”想做的东西。
把港澳、珠三角整合为一体的大珠三角,目前经济总量三千多亿美元,超过长三角和京津塘地区总和,超过瑞士,约为长三角的两倍。仅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和珠海5个市计,其面积不及长三角九分之一,人口只有长三角约三分之一,2002年的GDP就比长三角15个城市的总和还多5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50%,出口占60%。以跨国公司亚洲或亚太总部数目计,目前香港就比上海多10倍。
大珠三地区“97”之后还未能“整合”,是因为有“两制”。现在被缚得更“紧密”,是因为有WTO和CAFTA,还有来势汹汹的“泛珠三”。在WTO和CAFTA的张力下,两制的阻隔,以CEPA形式,从经济层面上撕开一个小口。“泛珠三角”本来是个不可理喻的近乎“无厘头”的概念。一个只有约4万平方公里面积,4千多万人口的小地方,怎么可以“泛”到近200万平方公里,4.46亿人口的地方去呢?这当然要拜中国文化不忌含糊和追求实用之福。而其实,泛珠三,就是华南与西南为应对CAFTA的一次新联手,大家就是冲着一个珠江口,冲着CEPA这个口。这个口子,也是长江被腰斩的真正原因。
CEPA是一种约束,一种制度。且是对“两制”一次可操作的“越位”。却同时受到两地一致的欢迎。既有“两制”,又有“紧密关系”。也只有中国人能有这种创造。算得上是一种“制度创新”。现在唯一的解释就是,香港与内地不能分。香港不能离开内地,内地不能没有香港。
回想国内早期的所谓开放,主要是沿海地区的“迎来送往”。大部分还是南方沿海把海外的小老板请回来,再送出去。后来鼓励所谓“走出去”,也主要是北方人走到南方,南方人走到香港。稍远一点的地方,一切交往基本还是政府行为。
虽然这样,走来走去的结果,也终于积累了一点小本钱,有了一点真正可以走出去的本领。恰好这时,WTO给中国人带来新希望。不过这种新希望,对不同地区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北京地区仍然要一意修饰她的皇权尊严,上海地区一直在作她中国龙头、亚洲霸主、世界中心的大梦。珠三角的情形很特别。一直习惯“走出去”的珠三角人,现在真有点小本钱可以走远一点了,却发现外面的大家伙开始走进来。原来市场在里面。于是珠三角一场开拓腹地的活动便起步了。往里走,小南沙、大南沙,小珠三、泛珠三;往外走,大珠三,CEPA、CAFTA,活脱脱一场整合市场的新探戈。步子一步比一步大。看来,南中国经济正发生一场新的舞动。
香港对CEPA不要表错情
有趣的是,这场新舞蹈的舞台边界,就在泛珠三和CAFTA。至于CEPA,其实主要是粤港之间的事。因而,主要就是珠三角与香港的事。即大珠三角的事。
这一点,香港政府可能不清楚。CEPA出台后,香港政府忙着与北京、上海、南京、福建、湖南、辽宁甚至无锡等省市举办研讨会、投资洽谈会、经贸合作洽谈会等。大家都对CEPA带来的“巨大商机”充满希望。说什么CEPA是珠三角的“第三次北伐号令”,“香港对内地的影响开始进入全面覆盖期”。近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期间,还有人提出要把CEPA当作国家发展战略来执行。据说还“得到广泛的响应”。
其实,“北伐”说、“全面覆盖”说,在八十年代思想解放方面大致不差。到九十年代这种影响已进入退潮期。现在港府与内地一些“洽谈”,最好结果也只是在某些地方引入一点投资,离“发展战略”和“全面覆盖”远得很。
近百年来,香港对内地,确实有巨大影响,且至今未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这是事实。现在把CEPA说到此等地步,竟还有不少人当真,也只有这种影响变成一种相当广泛的社会心理,才有可能。但就当下实情说,内地对香港能力的评价,未免言过其实。
大陆各界习惯起哄,不用讨论。如果港府也这样认为,那是不自量力了。记得几年前北京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香港也曾有一阵骚动。那时曾荫权还曾以十足大财神的口吻说:西部开发项目所需的2200亿美元资金,香港“可满足这一要求”。我当时就觉得这说法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港人并非三头六臂,素质也不是特别高。他们最大特点是对市场运作熟悉,有经验,有资源,有想像力,更有一套能保障社会公信的法理系统。但CEPA之后,唐英年说,“港人为珠三角提供的服务,也可以为长三角提供”就是似是而非的表错情。
服务业是跟制造业走的。香港8万企业入大陆,有7万在珠三角。经香港转口的货物70%来自小珠三角。港人当然可以,而且应该为珠三角服务。长三角的情形不同。他们对港人口袋里的钞票会很感兴趣。但一般来说是不需要,也不愿意港人为他们服务的。因为很难想象江浙沪的精英会接受香港人的价钱。
对香港来说,2002年的GDP与广东相差无几,约为1.2万亿港元。一个地区的影响力一般与它的经济规模相适应。香港以这点力量,要“全面覆盖”内地,只是笑话。更何况,香港目前面临的困难就够自己受。
地球之所以被称为\"村\",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而不是排斥地缘关系。香港能量不管有多大,在地缘、血缘和文化认同上,是属于大珠三角的。地球村不论怎样\"小\",网络不论如何神速,始终绕不过那个配送平台。午餐不仅没有免费,而且还要自己动手脚去取。香港唯有努力排除障碍,全力融入大珠三角,首先为当地企业,尤其是为香港在珠三角的7万企业提供服务,才能取得自己那份不断调整的午餐。
对于CAFTA,情况亦一样。不是越大越好。以为CEPA可以对全国有效,是错觉;认为CAFTA是个真正的整体,也是错觉。把一个小小的香港与大大的大陆对等着讲是笑话;把只有4亿多人的东盟与超过13亿人的中国对等着讲,也只是在政治层面上的做法。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更只是宣传用语。不要说东盟本身一直态度暧昧,日韩美印也不会对此坐视不管。事实上,东盟与日美印之间,在CAFTA前后亦分别签订了相应的条约。
说到底,各国和东盟的关系问题,牵扯了太多的政治战略因素和利益冲突。更不应忘记,东盟筹组于1967年,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主要就是为了在政治上应对中国。
把泛珠三角与东盟对比一下是很有意思的。
泛珠三是“9+2”(粤、闽、赣、桂、琼、湘、川、云、贵加港、澳),200万平方公里,4.46亿人,2002年GDP约为6000亿美元;东盟是10国,450万平方公里,5亿人口,GDP约7000亿美元。不论从规模、实力、形态来说,这是两个大致对等的地区。更重要的是,越南与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与泛珠三角,历史上就属同一经济地理圈。新马泰很像大珠三角,新加坡发展环境因素跟香港非常类似,越南目前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第二。在经济运作上,CEPA与CAFTA,将来主要还是中国华南、西南与香港及东盟之间的事。大致就是泛珠三与东盟之间的事。这两个地区,当前都在环境压力下,为追求生存和发展,正处于一种类似的历史冲动之中。
重要的是,泛珠三与东盟之间,不管有多少通道,主要转换地就在大珠三角。香港到广州是主轴。中心点就在南沙。这无可争议。泛珠三角与东盟的一场大转换,将使大珠三角充满巨大的新活力。
有两个动态最能证实大珠三角的新活力
一是泛珠三角的新铁路网建设竟伸到武汉和洛阳。
武汉广州,洛阳湛江,海南湛江,汕潮漳,龙赣韶,黎湛、、罗定岑溪,粤海,即将被新铁路网连通。其中把广武线、洛湛线列入“泛珠三角”新铁路网,最为奇特。泛珠三又在长江中游斩一大刀,甚至斩到黄河去了。五年后广武客运线一旦建成,广州至武汉只需四小时,当天往返已成闲事。加上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及中缅公路、泛亚铁路建设,最终会使在各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的大珠三角,获得空前的辐射空间。因为这个新交通网,最重要的一个结点就在大珠三角。
二是大广州的新变化。
广州南拓后,面积比上海还大。可谓是向“大”字发展。而且并不只在形式上。广州去年GDP(3500亿元)占珠三角三分之一,实力全国第三。新白云机场,黄埔港、南沙港与计划投45亿元在南沙建年产200万~300万吨的造船基地;世界第二大会展中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8000多家外企和2000多个外商办事机构,112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所属企业,1108个辐射全国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正是这些,使广州每年能以全国1/200的人口,缴纳全国约1/18的税收。
广州最厉害的一着是南拓。南拓使广州得到的远不只是小南沙、大南沙,而是整个南中国海。直接利益是从小南沙迫近香港。
这样一来,广州就不只是广州,南沙就不只是南沙了。
最好的说明,可以看日本。我总以为,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日本。日本对中国最了解的地方是东北和华北。但当欧美台新等地一些企业家忙着在长三角抢摊时,日本人正大举进入他们本应“不熟悉”的广州,而且集中在南沙。
日本三大汽车企业全落户广州。广州本田,计划产值1000亿元;广州丰田计划投22亿元年产汽车引擎50万台;东风日产早就在这里,近日更把乘用车研发中心搬入广州;JFE是日本第二大钢铁企业,最近与广钢合作投10亿美元建一条年产40万吨的汽车镀锌板生产线。松下、索尼、东芝、日立、住友、佳能、丸红、理光等大企业都在这里打开了市场。近日索尼已把自己最完备的研产中心设在广州,宣称要实现“华南当天生产,全球当天销售”的梦想。日本正计划把汽车、摩托车、照相机、医疗器械、钢铁等产业逐步转移到这里。为此,中日之间在广州还一次又一次地开研讨会。广州被日本择为产业转移首选地的原因,除了市场,难以解释。
现在看来,其实很清楚:泛珠三与东盟是一个早就存在的地理经济区。只是后来被政治分割了。现在又希望借CAFTA来重新整合。如果明白这一点,就知道CEPA是什么意思。那主要是泛珠三与CAFTA之间的套汇策略。大珠三,特别是沿香港广州一线的珠江口两岸,是他们进行套汇的主通道。一切信息、知识、能量、货物和软硬货币的套汇,都会通过这里进行。而且不可忘记,在这个主通道正中位置上等候两边客人的就是广州南沙。当年的一片乱石烂滩涂,谁想到今天会有如此地位?
粤港合作,珠三角协作,叫了多年。两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被证实了多次。现在是真正考验诚意和功力的时候。大珠三角跳出了政制线,CAFTA跳出了国境线。正是粤港两地借助泛珠三和东盟携手走向全球化的绝好时机。香港不要对CEPA表错情,也不要对泛珠三角和CAFTA走了眼。港府应该认识到,真正与香港有战略关系的地方只有一个:珠三角。香港应全力投入大珠三角地区的整合,通过大珠三来承接泛珠三和CAFTA才是正道。
当然,整个事情的关键在香港。这不仅因为香港是主通道的大头,而且是这通道能否真能畅通的主要负责者。这取决于港人的政治感情和智慧、港府的见识和魄力,以及中央政府的态度。香港与广州争什么“龙头”最愚蠢。两地应同时在内外、上下、左右之间,放下成见,扫清障碍,共同构筑泛珠三角和东盟之间走向繁荣昌盛的主通道。
地区力量发展日,大国霸权结束时。其意义,不可估量4
注释:
1[i]按国家统计局3月28日的数据:2002年,以市均GDP计,长三角为1276亿元,珠三角为1060亿元,比珠三角高20.4%。珠三角GDP占全国9.3%,长三角GDP占全国18.9%。统计信息内部网及有关城市交换资料。
2[ii] 中国民航报,2003-12-12
3[iii] 中国科技财富,北京,2003-10-17
(文章的主要数据在网站上都可搜索到)
(原刊于香港<港人> 第二期)
Tags:何博传,珠三角与周边区域关系的变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