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据《半月谈》报道,一个只有5个工作人员的基层单位,门口却挂了29块牌子。这可不是因为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能者多劳”,而是目前许多基层单位都存在着“有牌无实”的一种奇怪现象。这些地方往往只负责挂牌,却没有相应的功能为当地群众提供服务。
“上墙”不“上心”
一味挂牌子,不如主动挑担子。一个小小的村两委会,有的甚至挂十几块牌子,分别对应着上面的很多部门。试问,挂牌子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还是为了将工作任务向下转移,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还是为了套取专项拨款?
哪些牌子是需要挂的,哪些牌子是可以不挂的,心中要有个数,挂了牌子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上墙”不“上心”。牌子再亮,工作干不好也是个零;牌子再多,干不了几件漂亮事也白搭。【详细】
无利不起早
各基层单位之所以如此热衷跑点挂牌,是因为每挂上一个牌子,往往就意味着多了一个可以拿钱的地方。比如说挂一个社区戒毒康复室的,到上面可能就能拿到几万元的项目资金,再比如说拿到省里面的关爱留守儿童的牌子,刷刷墙、挂挂牌,就能拿到5万元。钱这么容易拿,谁都愿意干。
因此,要真正破除形式主义,就必须打破其中的利益链。比如,针对基层单位“挂牌”揽钱的做法,可以试着从事前严审批,事后严监管入手,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确保“专款专用”,实现项目款项切实落地,做到无空隙可钻。【详细】
别自砸招牌
挂了牌子却无法提供相应服务,必然会引发群众的不满,岂非自砸招牌?整治“牌子满墙”的新形式主义,一方面要通过“并同类”“摘虚牌”等手段减少非必要牌子的数量,另一方面更要借助“互联网+政府”,提高行政效率与便捷程度,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详细】
此外,可以建立起一套追责机制,明确“谁挂牌谁负责”“挂谁的牌谁负责”,做到任何一块挂出去的牌子有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责任主体,并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从源头上遏制轻率挂牌的冲动。只有如此内外联防,上下联动,才有可能让形式主义无立锥之地。【详细】
微言大义:
@城市鸿鹄36742:实际工作没干多少,都是纸上的功夫。
@SL-老虎:基层阵地建设成了挂牌建设。
@朱昌俊:“只负责挂牌,不提供服务”,说到底是形式主义在基层的下沉和蔓延,而解决的药方还在“上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5个人29块牌子,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但症结不在基层,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促使他们为了应对上级的各种检查,需要将门面“装点”得好看点儿,而不管这些“形式”能否真正服务百姓。所以,针对基层挂牌,一方面需要从严审批,明确谁挂牌谁负责;另一方面,也要让群众参与评价监督,毕竟,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