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群系统的构成、机制与优化研究(09CJY058)”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摘要:链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结构形式,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也产生了农业科技创新链。为探索农业科技创新链演进的内在逻辑,论文界定了农业科技创新链的概念,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创新链在自主生长和链式协同创新的作用下,沿着微观层面的单元创新链、中观层面的环节创新链与区域(产业)创新链和宏观层面国家创新链与国际创新链的5个基本阶段演进,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提出了研究的对策启示。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链;自主生长;链式协同
一、引言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在农业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农村民生科技、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①。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仍有多重约束,即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竞争,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约束,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发展还很不完善。作为以原料、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为主要环节的科技创新主体相互促进而形成的农业科技创新链,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对于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链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链的系统结构还不完整,创新链的各个环节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远未发挥出来,创新链的区域性、国际性协调相对滞后,对国际国内农产品的需求还缺乏强大的科技支撑。在微观层面,企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的累积性成长相对较慢,其占总收益的比例较低,而消费性资源所占的比例较高;民间创新力量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自我发展。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农业科技创新链形成与发展的演进规律,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农业科技创新链研究的文献述评 (一)农业科技创新链的文献述评
Kevin Morgan, Jonathan Murdoch (2000)采用演化方法,探究经济知识在传统的食品链和有机食品供应链中扩散;传统食品链使知识扩散到投入供给者,有机食品供应链将知识传回农场;在有机食品链中,农民能够再一次成为有知识的代理人。杨敬华,蒋和平(2005)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的企业集群通过产业链式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集群创新呈现链式发展的状态,应基于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管理。郭久荣(2006)认为,农业技术创新链构成要素的协调是保证技术转移的重要条件。农业科研项目投向偏离、产业化开发投资比例较小、产后研究环节薄弱等问题制约了农业技术的转移。卢东宁(2007)探索了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规律和实际运行模式,并对其运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的建议。谢文,项喜章(2010)将乳制品业技术创新链的构成要素分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支撑要素和动力要素四种类型,进而分析各构成要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林伯德(2010)对农业科技创新链的研究开发阶段、示范推广阶段和产业化阶段以及科技创新环境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农业科技创新链综合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判断主要影响因素的基本标准。黄钢,李颖,王宏(2011)认为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价值链在其成长中形成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在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过程中,由各功能节点组配链接成链接单元,再由链接单元链接成关键创新环,进而构成三环模式链条集合体系统网络。
(二)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 创新链的内涵、结构、形成动因、模式的分析。郑海涛(2003)、曲久龙,顾穗珊(2006)、吴晓波,吴东(2008)、杨天亮,朱斌(2009)、钟庭宽,蒋日富(2010)、龚发金(2010),特别是吴晓波,吴东(2008)主要考察了创新链的本质问题,总结了四代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并对创新链的基本结构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析了线性创新链、非线性创新链,以及循环创新链三类创新链模式各自的特征和政策含义。龚发金(2010)提出,创新链的建设必须要依托产业链核心环节,包括创新支持系统和创新平台建设两方面,应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创新资源共享平台、重点项目平台等平台项目,有效整合高新区科技创新资源。
2. 创新链合作、协同机制的研究。国内蔡翔(2002)、王红梅、邱成利(2002)、王杰(2007)、刘满凤(2009)、尹安(2009)、顾晓敏(2009)、蔡坚(2009)、吴晓波,吴东(2010)、朱瑞博(2010)等认为创新链上各主体、各环节、各部门、的合作对于创新至关重要。吴晓波,吴东(2010)指出知识界、党政界、媒体界与行业企业界各自的创新链对接,是发挥行业民主优势,实现行业企业提升的基础。国外对创新链或价值链合作机制的研究主要有:Bowon Kim (2000)、Bruce S. Tether (2002)、Markus Nordberga et al (2003)、James H. Lovea et al (2011)、Longwei Wang et al (2011)、Kyung-Nam Kang a, Hayoung Park(2012)。Bruce S. Tether (2002)分析了创新企业和外部伙伴的合作创新模式,发现创新与合作者之间不是直接关系;多数企业没有与其它组织形成正式的合作创新安排;从事研发和试图引进更高水平的创新更有可能从事创新合作,创新合作的程度取决于企业类型和创新内涵。James H. Lovea et al (2011)发现外部开放在创新起始阶段、实验阶段很重要,内部开放在创新的后期很重要。企业内部设计能力与企业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紧密联系,企业与客户的联系在创新的实验阶段很重要,与私人和公共研究机构的联系对促进创新成果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创新链与制度(Charles Edquist, Leif Hommen,1999; Shih-Chang Hung,2000;Jarunee Wonglimpiyarata,T, Napaporn Yuberk,2005;Cristina Chaminadea, Jan Vang ,2008)、知识创新(Stephen Ropera et al ,2008)、市场需求(Yoram Krozer et al ,2010; Yichen Lin et al,2010)、环境(Joseph Huber,2008)等方面的研究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由于研究问题、角度、方法、目的等的不同,目前对农业科技创新链形成-发展-繁荣-衰退的演进机理还没有形成系统、充分的成果。而这也是克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多重约束,提高其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本文将系统探讨农业科技创新链的演化机理,以期为农业科技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全文共五个部分,除引言外,其他依次对农业科技创新链的演化历程、内在机理、典型案例、政策启示进行分析。
三、概念界定 (一)自主生长、链式协同
“自主”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为“自己做主”。教育上的自主指的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亦即它的选择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生长”在汉典中的解释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生物体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本文中的自主生长是指农业会科技创新单元发挥自身的选择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创新需要优化配置资源,实现创新能力和绩效不断提高的过程。
“协同”一词在汉典中的解释是“谐调一致;和合共同;指团结统一;协助,会同;指互相配合”的意思;链是指用金属环节连套而成的索子,可以引申为由不同或相同连接而成的前后相继的结构形态。链式协同一般是指链结构中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所形成的相互配合、和合共同作用。
(二)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内涵
链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基本表现形式,前后相继或者潜在的前后相继的普遍联系的客观存在形式,就表现为一条链。
在农业领域,一次农业科技研发活动是一个由一系列具体项目或环节组成的链条。从产业整体观察,任何一种农产品都涉及到原材料、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主要环节,农产品的发展往往是由上述某一或某些环节的科技创新引致其他环节或整体产业进行科技与非科技创新,进而形成相互促进、相互牵引、共同发展的科技创新链。
创新链作为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需求的链式集聚与扩散。科技创新链是科学与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需求的链式集聚。农业科技创新链是指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及其需求所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前后创新关联的链式集聚与扩散系统。在农户、企业、农产品、产业、区域、国家、国际等层面上都可以形成农业创新链,也可能存在多个层面的创新单元交叉,形成不同混合链的现象。根据具体的农产品可以将农业科技创新链分为组织创新链、区域创新链、国家创新链、国际(全球)创新链,不同农产品的科技创新链也可能存在交叉、重合、共生的现象。
四、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形成与发展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形成与发展一般需要经过微观层面创新单元创新链、中观层面环节创新链和区域产业创新链、宏观国家创新链和国际创新链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主要内在演进机制表现为以创新链主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自主生长和链式协同。上述两种机制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阐述如下。
(一)微观机理---创新单元与其创新链
创新作为一项活动,一般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经济学意义上是指科技创新单元(比如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最优创新绩效的过程。无意识创新确实可能存在,并能够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一些问题。当原本无意识的创新被应用到实践中,这个过程也是创新活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创新是有意识的活动,是面对着一定的创新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制度、服务等平台之上而开展的活动。
对于一次创新活动而言,一般需要经过提出需求、学习、模仿、尝试、检验、推广五个基本环节,这五个环节构成了单元创新链的基本内容。
创新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面对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总结,认识面对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形成初步的知识积累。然后通过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方法、措施。接着在创新支持平台,特别是组织创新资源、制度支持、创新服务体系等的支持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其结果一般是针对创新需求提出一个原始的解决方案,初步方案是否能够发挥作用需要经过需求者的检验,无论是否通过检验,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科技创新的资源。如果通过检验,那么就可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研究报告,创新成果获得推广,完成微观层面科技创新的一个简单的循环。如果原始方案没有通过需求的检验,那么科技创新主体需要对认识、学习、模仿、尝试、检验等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进行第二次的尝试,直至成功,从而结束第一个创新的循环。
其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
在微观创新单元的需求、学习、模仿、尝试、检验、推广及其循环过程中,其自主生长机制和链式协同机制贯穿单元创新链的全过程。科技创新个体或单元为了自生或组织的生存、发展,充分发挥选择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发现、提炼、选择与适应创新需求。为寻找解决科技问题的途径或方法进行学习、模仿、尝试,最后实践活动中对创新成果进行检验与推广。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创新个体或单元在创新活动中的分工不同,从而在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形成了有不同创新单元所形成的创新链,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创新的效率,更好的适应创新需求,创新个体或单元有积极性与相关创新单元进行合作,这种个体之间或局部的合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创新链。
(二)中观机理---环节创新链与区域(产业)创新链
环节创新链是在具体产业链生产要素供给、生产、交通、运输、营销、消费等环节所形成的创新链,而区域(产业)链则指一定区域内具体产业的某些环节所形成的创新链。环节创新链与区域创新链以单元创新链为基础,但其自生机制和链式创新机制与单元创新链不同。中观层面的演进机制往往是由激烈的产业竞争、区域竞争或者产业环节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期间伴随着企业在不同产业环节之间的规模扩张。自生是产业环节或区域产业系统的自生,协同主要是同一地区或相关地区科技创新单元沿着产业链或产业环节的创新分工而形成的创新链接。
1. 环节创新链
根据创新环节在产业链中位置的不同,可以将环节创新链分为纵向创新链和侧向创新链;前者指按照生产要素供给、生产、交工、运输、营销、消费等一般产业链顺序而形成的创新链,后者则指在产业链的某一或某些环节的相关创新单元链接而形成的创新链。
(1)纵向创新链
其基本动力包括下列五个方面:1)在一个既定的产业环节中可能存在许多子环节,比如在生产环节中一般存在着土地整理、播种、出苗期、中期、后期、收割、脱粒、产品装箱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创新的需求或可能。2)第一次创新存在的子环节经过创新的推广后,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市场饱和、平均利润率下降,从而促使企业向相邻、相似、相近、相关的创新领域转移的可能。3)在现实中我国农业企业一般跨越各个环节进行经营,尤其对小农户而言更是如此,经常既从事生产,有进行营销,还可能进行初步加工。4)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使得每一产业环节与其他环节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产业链成了所有相关主体联系的舞台。5)随着教育培训和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各主体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从而形成了创新活动纵向拓展的一体化的基本动力。6)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使得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新的制度支持极大改观。
究竟是上述6个种动力的哪一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取决于具体的产业链发展情况。一般情况下,多元化经营、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的变化、创新主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服务水平变化依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纵向科技创新链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企业纵向创新链、产业环节的纵向创新链、区域纵向创新链、国家纵向创新链、国际纵向创新链等不同的发展形式、过程。当然,可能出现纵向科技创新链的跳跃发展或混合发展的情形,这取决于上述六种动力的具体分布与组合方式。
(2)侧向辅助创新链
一家企业的创新活动行程循环累积之后,会产生两种行为,一是纵向扩张,二是横向扩张,或者以某种组合的形式进行拓展。横向扩张使得产业环节或者整体产业体系的规模的扩大,组织、制度、管理、营销等非科技创新在这种扩展的前期、中期得以快速发展。但是横向创新在时间上一般晚于纵向创新,只有当与纵向创新链所在的产业足以使其相关产业获得高于其他地区的利润时,相关企业才可能在其周围集聚发展。
侧向辅助科技创新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为主导产业发展服务而进行的服务科技创新,二是相关产业为适应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而开展的产业科技创新。侧向辅助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源于主导产业发展所提出的科技需要,同类企业竞争压力、政府的支持、自身科技创新系统自然地发展,主导产业的科技创新系统与相关科技创新系统或相关产业组织的合作,以及国际化的推动。辅助创新在适应性创新的同时,有可能升级为新的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形成新的主导产业科技创新系统,从而实现科技创新系统的转型。
2. 区域产业创新链
网络创新链是创新链发展的一个阶段,总体上创新活动是以链为基础展开的,但是创新获得受到纵向、侧向不同创新组织或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创新的网络;创新网络促进了创新链的发展,在产业创新链经过纵向一体化、侧向辅助创新的充分发展之后,由于下面的原因,会使得科技创新链朝着创新网链的方向发展(如图2所示)。
第一,创新系统的资源集聚到一定程度之后,跨越一定的瓶颈,能够形成巨大的自发力量,创新主体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寻找创新的空间或机遇,有意或无意推动了创新网络的形成。
第二,在区域发展、产业竞争力提高的要求下,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了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支持与直接帮助。
第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区域或国际竞争成为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大中型企业能够通过协议更好的进行科技创新的合作,这成为科技创新网络化的一个重要基础。
最后,区域市场国际化或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规则和国际竞争迫使国内企业提高科技创新,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市场需求。这种需求不是少数企业就能够实现或完成的,往往需要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不知不觉中加快了科技创新的联系。
注:途中的小圆圈代表创新组织;沿着箭头的方向进行的是纵向一体化创新;与纵向相交的方向表示侧向辅助创新;两个大圆圈表明的是区域网络创新链;图中蓝色小圆圈构成的整体表示完整的产业科技创新链,可能是国家创新链,也可能是国际创新链。
(三)宏观机理---国家创新链与国际创新链
1.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
同种或相近农产品在不同区域的创新链的有机连接往往可以形成国家创新链。国家创新链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命脉,往往涉及农业科技资源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整合与优化,其根本目的在于国家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农业产业的国家安全。其内在性表现在:
第一,全球化的深化使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产业发展形成了世界的经济发展体系,产生了全球价值链。每一个国家都希望占据全球价值链上利润优厚的那一个区域,这需要高新技术的强大支持才可能得以实现。这促使中国产业发展必须走向世界,必须不断延伸科技创新链,最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系统。
第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基本方面,中国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这是世界的共识。因此,跨国公司欲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一定的份额,就必须适应本地市场的需要,国际创新的本地化使得他国科技创新系统向中国国内延伸;
第三,在国家或区域层面,为了确保农产品供给和国家产业安全,以及避免过度的竞争,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积极推动纵向创新链、侧向创新链、网络创新链的区域或国家整合,克服创新链的薄弱环节,使之凝聚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链系统。
第四,科学研究本身是自由的,没有国界的限制;尤其当今世界,各种交流的平台、合作、模式不断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链的国际化或全球化。
此时的链式协同主要体现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科技创新链按照主导农产品的产业链环节,而展开的协同,这是在国家层面上最为完整的创新链。而且一个国家往往具有多条具有自生能力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这些不同农产品的科技创新链往往可以共有一个基础研究、创新服务、检验推广平台体系。
2. 国际创新链
在上述四种不同的农业科技创新链的自我发展、多方协同的过程中,通过农业的四种基本途径,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国际关联,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链。国际创新链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延伸,成为了全球科技创新系统的一部分。国际创新链的形成发展根源于农业的国际竞争,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其安全具有国家战略意义。同时,国际创新链还是产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高投资、复杂性在全球范围的自然延伸。其组织形式往往与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发展或扩张密切相关。其自生一般指国家农业或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自生,其链式协同一般是按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比较优势在全世界进行布局,其产品面对的是国际,甚至是全球市场。这主要源于4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是超越国界的。一般的国际贸易,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在中国推销、研发产品,从而使得农业科技知识扩散到中国,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延伸创造了条件---培养了人才、基本规律、国际规则、研究基础、市场转化。同时,伴随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增强,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也在国际上展现了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各国农业产业链的国际延伸是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基础。涉农利益集团为主体的跨国公司或多国企业为了实现最大的利润,在全球延伸,为中国企业的国际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大可能。而中国的发展使得我国有能力吸收各国农业科技的先进成果,甚至充分运用他国的涉农科技资源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三是产品的差异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兼之全球农业问题而产生的科技创新需求的复杂性,迫切要求全球范围的农业科技创新链的整合。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的建立与完善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国际延伸创造了条件。
四是新的科技革命使得农业科技交流成本急剧降低,地球变成了扁平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链上的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也不得不向国外企业学习,在竞争与合作的国际科技创新舞台上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
(四)创新机制的内在关联
五种农业科技创新演进机制具有内在的关联。首先企业创新链是整个创新链系统的基础和起点,其次国家创新链和国际创新链是企业、农业主要环节和区域三个层面的自然延伸,最后五种链条在创新环境和需求的影响下相互吸引、相互促进、循环集聚促进了创新链的演进。如图3所示。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微观创新链、环节创新链、区域创新链、国家创新链、国际创新链、全球创新链的演进并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往往发展到某一阶段就嘎然而止,即使演进成功,也需要克服比较严格的条件。比如企业创新链发展环节创新链一般需要某地区在该产业环节拥有相对较高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多家企业的创新链发展到足以影响该产业环节的主要活动,往往有一家或多家主导型企业能够发挥主导性或建设性的作用。同时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我国农业科技取得长足的进步,为后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以前,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国家创新体系。自1978年始,中国农业科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下面以蔬菜、水稻、玉米三类重要的农作物为例,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理。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研究结论
在提出农业科技创新链的问题,梳理文献之后,本章先廓清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内涵,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形成与发展机理进行探索,发现谋取创新单元生存发展的内在性,经过需求、学习、模仿、尝试、检验、推广活动推动了微观创新链的形成与发展。产业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需求的多样性、科技活动内在的冲动使得微观创新链在不同的产业环节、不同区域形成中观层面的环节创新链和区域(产业)创新链。在政府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复杂性,促使部分创新链发展成为国际创新链。
(二)政策启示
本章研究内容具有以下政策启示:
1. 宏观层面要强化制度创新和优化配置国家创新资源
强化组织制度核心。国家通过规划(比如:国家农业发展规划、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与发展、科技或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等领域的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链的组织建设,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性单元、关键环节尽快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增强国家重点区域的创新链以及拥有国际核心竞争能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快速发展。
顶天立地,优化配置,协同发展。首先,明确国家农业科技创新链的发展方向,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技术瓶颈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其次,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投入的增量主要投向主要农业科技创新链、主要区域科技创新链和创新单元,同时要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按照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要求,增加涉农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数量。加强地市级涉农科研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纳入省级科研机构直接管理。并使之向农业主产区汇集,使科研资源下移。
2. 中观层面要加强本地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主要缺“两头”的人才:一类是上头的、高端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另一类是下头的、基层的农技推广人才。
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继续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进一步完善农业科研人才激励机制和自主流动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和评价标准,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要向农业领域倾斜。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技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技服务,以重点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培养基层农技推广人才,一是要对他们广泛开展分层分类定期培训;二是要完善他们的职称评定标准,评聘职数向乡镇和生产一线倾斜;三是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岗计划,选拔一批大学生到乡镇担任特岗人员;四是积极发挥农民技术人员示范带动作用,按承担任务量给予相应补助。
3. 微观层面要解放思想、优化团队、完善体制
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科技创新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又充满了失败和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人性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宽容失败。应当努力营造一种宽松的、有适宜自由度的、使科研人员容易产生灵感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组建创新团队,集中资源,重点攻关。首先,要培养和凝聚一支创造性强、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其次,要保证技术创新价值链的良性运作,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文化氛围的建设等。
完善微观机制体制。(1)注重培育科技源头,增强创新单元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学术委员会引导机制,建立立项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研发投入机制,建立目标考核推动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建立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调发展、创新创业机制,改革分配制度,下放独立经营权,积极化解风险。(2)注重多方合作,构建完整的创新链。科技创新活动是一根完整的链条,具体包括:研发平台、孵化器、风险投资、围绕创新形成的产业链、产权交易、法律服务、物流平台等。通过企业建立工程研究中心、校企联合研发、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等有效形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创新链的培育和发展。(3)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包括自办产业转化模式、组装---转化模式、虚拟企业转化模式、兴办科技园区转化模式。
注释:
①http://www.sdny.gov.cn/art/2012/4/24/art_603_305237.html.
参考文献:
[1]杨敬华、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研究》,《科学管理研》2005年第3期,第83-86页。
[2]郭久荣:《基于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创新链的探讨》,《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年第6期,第19-22页。
[3]卢东宁:《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杨陵,西北农林大学,2007年第6期。
[4]谢文、项喜章:《乳制品业技术创新链的构成要素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7期,第13-15页.
[5]林伯德:《基于科技创新链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福建农业学报》2010年第1期,第114- 117页。
[6]黄钢、李颖、王宏:《农业资源型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及链接特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2期,第124-129页。
[7]郑海涛: 《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链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7期,第113-115页。
[8]曲久龙、顾穗珊:《 我国R& D活动中创新链的构建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3期,第68-71页。
[9]吴晓波、吴东: 《论创新链的系统演化及其政策含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12期,第58-62页。
[10]杨天亮、朱斌:《闽台产业集聚中持续创新链的培育研究-以TFT-LCD产业为例》,《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5期,第49-53页。
[11]钟庭宽、蒋日富:《船舶工业军民技术创新链的构成及作用机制探讨》,《国防技术基础》2010年第9期,第59-64页。
[12]龚发金:《创新链: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中国高新区》2010年第9期,第22-23页。
[13]蔡翔:《创新、创新族群、创新链及其启示》,《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年第6期,第35-39页。
[14]王红梅、邱成利:《技术创新过程中多主体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及启示》,《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3期,第76-79页。
[15]王杰:《要发挥创新链的整体效益》,《创新科技》2007年第10期,第4页。
[16]刘满凤:《基于效益视角的创新链合作机制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7期,第41-44页。
[17]尹安:《在供应链视角下分析从创新链到创新集群》,《价值工程》2009年第1期,第64-67页。
[18]顾晓敏:《突破政策瓶颈形成创新链环》,《上海人大》2009年第8期,第20页。
[19]蔡坚: 《产业创新链的内涵与价值实现的机理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第55页。
[20]吴晓波、吴东:《行业民主创新链对接与行业企业提升发展》,《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8期,第74-78。
[21]朱瑞博:《“十二五”时期上海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战略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第94-106页。
[22]Kevin Morgan, Jonathan Murdoch,"Organic vs. conventional agriculture: knowledge, power and innovation in the food chain," Geoforum ,no.31 (2000),pp.159-173.
[23]Bowon Kim., "Coordinating an innovation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no.123(2000),pp.568-584.
[24]Bruce S. Tether," Who co-operates for innovation, and why: An empirical analysis," Research Policy ,no.31(2002),pp.947-967.
[25]Markus Nordberga,Alexandra Campbellb,Alain Verbeke, "Using customer relationships to acqui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 value-chain analysis of supplier contracts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no.56(2003),pp.711-719.
[26]James H. Lovea, Stephen Roperb, John R. Brysonc,"Openness,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UK business services," Research Policy, no.40 (2011),pp.1438- 1452.
[27]Longwei Wang, Jeff Hoi Yan Yeung, Min Zhang, "The impact of trust and contr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no.134 (2011),pp.114–122.
[28]Kyung-Nam Kang a, Hayoung Park,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R&D support and inter-firm collaborations on innovation in Korean biotechnology SMEs," Technovation, no.2(2012),pp.68-78.
[29]Charles Edquist, Leif Hommen, "Systems of innovation: theory and policy for the demand side," Technology In Society ,no.21 (1999),pp. 63-79.
[30]Shih-Chang Hung, "Institutions and systems of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aiwan’s personal computer competitiveness," Technology in Society,no.22 (2000),pp.175–187.
[31]Jarunee Wonglimpiyarata,T, Napaporn Yuberk, "In support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Roger’s 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no.22 (2005),pp.411-422.
[32]Cristina Chaminadea, Jan Vang, "Globalisation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 Supporting specialized hubs in the Bangalore software industry,"Research Policy,no.37 (2008),pp.1684-1696.
[33]Stephen Ropera, Jun Dub, James H. Loveb, "Modelling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Research Policy,no.37 (2008),pp.961-977.
[34]Yoram Krozer, Sharon Hophmayer-Tokich, Hans van Meerendonk, Simon Tijsma, Eric Vos, "Innovations in the water chain -experiences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no.18 (2010),pp.439-446.
[35]Yichen Lin, Yichuan Wang, Chiahui Yu, "Investigating the drivers of the innovation in channel integration an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A strategy orientated perspective," Int. J. Production Economics, no.127 (2010),pp.320-332.
[36]Joseph Huber,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s (TEIs) in a chain-analytical and life-Cycle-analyt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no.16 (2008),pp.1980-1986.
(作者简介:卢中华,男,山东平邑县人,管理学博士,临沂大学教授,社科处副处长,主要研究农业农村经济与管理,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单位是临沂大学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