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盼:数字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沪苏浙皖长三角联席办和上海青浦、上海松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南京、苏州、合肥、芜湖等10个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倡议发起组建“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据公开报道,该联盟遵循“开放、平等、协作”原则,将为“数字长三角”建设提供一个“共建共享、开放融合、互助共进、多跨协同”的全新协作平台、智库平台和服务平台。
“数字长三角共建联盟”的建设背景是蓬勃繁荣的长三角一体化、蓝图绘就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及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过去三年,长三角一体化走上快车道,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建设结出丰收成果,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尽管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硕果累累,但对标总书记所提出的“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的目标,仍有诸多工作亟需完善。例如,地区之间产业协同分工水平仍然不高,同质化布局特征依旧明显;区域合作和协商沟通机制仍然不够顺畅,协商平台和运作手段单一的情况依旧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跨地区的合作平台建设和行政区划分割的矛盾仍然突出,推动难度小、层次低的合作交流项目较为容易,一旦合作项目的难度提升,在利益复杂交错的情况下,“以邻为壑”的局面依旧会出现。随着一体化建设进入“深水区”,行政壁垒所带来的市场壁垒将会割裂区域内部的有机经济联系,不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成为发挥市场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制约因素。
如何才能穿透“藩篱”?这就需要依靠数字经济的作用。数字经济作为实现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新动能优势,能够将劳动力、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资源进行最合理的调配使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数字经济在加快经济复苏、打造经济新动能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锻造长三角经济韧性的重要力量。目前,长三角已经建成以信息通信、集成电路、电子器件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体系,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数字产业领域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体现出数字经济规模大、数字贸易比重大等特征。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将各类市场信息有机整合,推进不同主体之间的数据开放共享,形成统一的“数据大市场”,使数据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技术改造和产业数字化水平,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实现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协同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理条件障碍,缓解行政分割所造成的影响,促进市场一体化,带动均衡共享的增长,提高区域之间经济活动关联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长三角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完备,人才资源储备雄厚,一批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成果,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结合程度较高,有进一步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为实现“长三角数字一体化”提供动力。
一是构建数字经济的区域统一标准,加快制定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问题,推进市场规则、标准体系、监管要求、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建设,对数字经济运用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存储、加工、传递、检索、分析等加以立法保护,发挥数字经济在打破地区封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特色园区,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开放共享和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落地应用,实现产城融合和一体化发展。通过示范区内部建设数字经济特色园区的经验,探索跨区域构建数字产业创新生态、提升产业创新服务支撑水平的措施方式,寻找政府作用和企业行为的“平衡点”和“结合点”。
三是在长三角探索建设数据交易市场的经验,鼓励企业参与数据平台建设,赋予数据交易主体更多的自主权,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实现数据流转、数据交易、数据跨境,激发市场供需两端的积极性。同时,建立数据资源交易安全的标准规范,完善风险防范、应急配置等机制,促进公平对等交易,打造数据流通可信环境,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化发展。
作者:林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社会科学报》总第1832期4版
Tags:林盼,数字经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