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焦点热评 >> 正文

王一鸣:重启经济关键在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http://www.newdu.com 2023/3/23 爱思想 王一鸣 参加讨论

    随着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明显转暖,多项指标反弹回升,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国际组织和市场机构对中国经济转向乐观,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以上的增长。如果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实际增速更是有望高于预期。
    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
    在经济明显好转的同时,也要对经济恢复面临的困难和复杂性有充分估计。中国经济需要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出口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下行,通胀水平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出现衰退的风险上升。世界银行今年1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7%。预计美国、日本经济增速仍将走低,欧元区、英国经济陷入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疫情三年期间,中国明显好于预期的出口增速,在今年大概率将有所回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或形成拖累。与此同时,随着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和美西方国家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外贸出口不仅受到周期性因素的影响,还将受到更长期的结构性因素制约。
    其次,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迅速释放。从春节期间旅游、餐饮、电影、交通、住宿等数据看,消费明显反弹,但消费的持续恢复仍有赖于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预期的持续改善。
    当前,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今年1月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单月新高。从投资看,制造业投资受去年高基数和外需放缓的影响,增速或将有所回落。基建投资在专项债支撑下将保持较快增长,但仍受到项目储备和加强隐性债务监管的约束。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筑底企稳,优质头部房企的资金链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但房地产企业增加投资的动力和意愿仍然不强。
    再次,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修复需要时间。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但其背后原因是在三年疫情反复冲击下,居民家庭、企业、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受到系统性损伤。这导致居民家庭消费更趋谨慎,企业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下降,地方政府投资和支出能力减弱,经济体系的信用能力下降,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还需要一个过程。
    最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乌克兰危机尚未出现缓和迹象,战争及西方制裁的外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能源和粮食价格高位震荡,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美国对中国战略性遏制变本加厉,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消减法案》,推动“友岸外包”,组建“芯片四方联盟”,在科技、产业和供应链等领域推动“脱钩断链”,对我围堵打压有增无减,我国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严峻挑战。
    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当前,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需要加大宏观政策力度,为经济重启注入动力。但要将政策举措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仍然要以提振市场主体的信心为重要前提。只有增强信心,把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情才会激活,居民消费潜能才会释放,社会创新活力才会迸发,外资也才会更看好中国市场。
    市场预期和信心往往来自于对具体问题的回应。要抓住经济加快恢复的窗口期,针对关键性、症结性问题,在切实解决问题中回应市场关切,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让过去三年积蓄的发展动能充分迸发,让社会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一,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在于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调动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积极性尤为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激活民间投资热情,把蕴藏在民间的资源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对于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政策的稳定性、营商环境的公平性、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是影响预期的三个主要因素。
    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继续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的落实,加强各类政策的协同配合,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度效。当前,大量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尚未恢复元气,要继续优化助企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要清除有碍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全面梳理涉企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相关规定,确保各类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加快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营、招投标等方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提振企业和企业家信心,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规范执法领域涉产权强制措施和程序,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让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第二,提振消费者信心,加快恢复和扩大消费。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消费受疫情的冲击影响最大,扩大内需,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增加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等消费。
    房地产对就业、居民财富、消费都有重要影响,目前金融部门在供给端加大对优质头部房企的融资支持十分必要,但房地产市场恢复仍有赖于市场销售回暖和顺畅回款,因此需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研究出台“松绑”需求端限制性措施、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回升的政策举措。同时,通过延长新能源车购税优惠,加大对新市民的金融支持等措施,使消费潜力进一步充分释放。只有消费潜能被激活,消费者愿消费、能消费、敢消费,经济循环才会更加顺畅,经济整体好转才会加快实现。
    第三,提振投资者信心,有效扩大社会投资。稳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条件,也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稳投资的关键是调动民间投资的热情和积极性。针对当前民间投资比较低迷的情况,要下决心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新领域、新赛道的投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也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
    房地产投资对稳投资有重要影响,要继续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投资企稳回升。
    第四,提振外资企业信心,助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近两年来,受疫情反复、全球供应链调整、美国推动对我国脱钩断链等因素影响,外资企业向外转移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要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权益的保护力度,提高外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增强外资企业对我国营商环境的信心。与此同时,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住,让更多高质量的增量外资项目落地。
    总之,采取务实有效的行动,提振市场主体信心,让企业焕发生机和活力,就能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迎来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新局面。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本文来源:《2023全球经济信心指数报告》

Tags:王一鸣,重启经济关键在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