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今年以来,心脏病手术必用药“鱼精蛋白”缺货已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问题。据媒体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浙江、河南、山东和安徽等地均缺货。低价救命药,越来越高频率出现缺货。有医生分析,这与药品价格低,企业利润薄、无生产积极性有关,甚至有医生猜测,此次可能是药品生产企业涨价的前兆。(5月3日《华西都市报》)
资料图片
应对低价药生产加大专项补贴力度
中国经济网网友 秦征征
救人如救火,在紧急关头,却找不到一剂救命药。便宜好用的救命药严重短缺,其实是一个老问题。
明明有药可医,却因用量小、利润少,药企不愿生产,医院不愿储备,怕蒙受损失,最后病人求药无门,这实在很残酷。其实,药品放开定价后,出现了一波低价药涨价的风潮,但这仍难解低价药稀缺之困。由于药物价格低,企业无利可图,即使手握批文也不会轻易加设生产线,加大产量。
企业终究要逐利,如果只讲社会责任与道德良知,而让企业做赔本买卖,恐怕难以长久。除了允许药企适当涨价外,政府还要对某些低价药的生产加大专项财政补贴力度,避免纯市场运作下的“无利性淘汰”。这一过程中,公众对低价药涨价应有正确认识,不能苛求药企亏本奉献。当然,合理涨幅的确定,需要成本公开与权威核算。
防止低价药“被失踪” 克服“以药养医”痼疾
中国经济网网友 叶祝颐
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除了“挟缺货以涨价”外,药企还会将一些低价且疗效好的药品改头换面,按“新药”重新定价,而此前的低价药就悄然从市场上消失了。这早已是医药界“公开的秘密”。
面对低价救命药缺货的尴尬局面,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激励药品企业生产救命药的积极性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低价药“被失踪”的问题也应予以足够重视。要对药企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核算、审计,真正还原药价成本;同时,完善监督措施,严防低价药换上新药名后牟取暴利。为此,应从新药注册源头抓起,建立新药报批公示制,发动公众参与监督,并对产销“伪新药”的药企与经销商进行严厉问责。此外,还要铲除药品流通环节腐败,挤干药价水分;同时紧盯药品质量,防止无良商家偷工减料、使用劣质药材。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克服“以药养医”的痼疾,防止医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
用好有形和无形之手,让低价救命药成为“及时雨”
中国经济网网友 于书扣
要从根本上解决低价救命药缺货问题,除了进一步向企业放开药品定价权,由市场刺激企业生产这类药品的积极性外,政府还应该进一步破除行业垄断,让更多企业参与到这类药品的生产中来,以增大供应量。
但是也应该考虑到,单靠市场仍无法解决所有低价药的生产难题。市场总有短板,总有无法调节到的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应该结合起来,政府部门在引导企业生产低价药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全国性的供求平台,探索建立和完善稀缺药物定点生产制度,通过政府补贴和集中采购等方式,实现有计划的生产。
这样一来,低价救命药才能像及时雨一样,真正满足广大民众的需要,充分发挥它被赋予的民生价值。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