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5月6日,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对参与2016“宽带中国”调研采访的媒体谈及提速降费时表示,去年“提速降费”惠及用户超过400亿元;而对于广大用户对“提速降费”感知不明显的抱怨,其表示,我国用户规模庞大,所以平均每个用户每个月费用下降2.6元,用户对此基本没有感知。
李记(河南 媒体人):对普通公众而言,他们多半不会在乎那些大而化之的数据,他们在乎的是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比如,400亿元确实是个很大、很吓人的数字,但平均到每个用户每个月费用仅下降2.6元——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金额。
主持人:为什么消费者没感觉?只是因为“人均下降2.6元”太少?
张海英(北京 教师):公众对“400亿”没有感知,并不是因为“平均每个用户每月费用降2.6元”。为何绝大多数人都没感觉?答案其实很简单,即这400亿并没有真正惠民或者直接惠民。运营商推出的不少措施比如“夜间免费流量赠送”等,其实并不符合用户真正需求。何谓提速?除官方相关指标、数据反映网速比过去提高之外,还应该详细调查一下用户体验,看看多少用户有感知。如果超过一半的用户没有感知,提速的效果就值得商榷。何谓降费?不能只从运营商套餐价格变化计算降费效果,还应该重视用户感知,因为某些降费套餐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主持人:运营商说它们已经做得很好,消费者说力度远远不够。我们究竟如何来评判“提速降费”的效果?
毛建国(江苏 媒体人):做任何工作都要有结果导向,而在结果上,由来有两种,一种是自认的,是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说自己好;还有一种是公认的,得到公众的肯定。理想的状态是这两种结果本应是统一的。但在很多时候,由于有关方面掌握的数据和采用的方法出现了问题,甚至本来就有“成绩不够吹牛来凑”的主观,导致两种结果上下“两张皮”。评判权掌握在谁的手里,就会有什么样的评判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要追求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提速降费”的最终评判权显然应在公众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