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网言众议 >> 正文

如何对待“天分” 网友:谨慎贴标签

http://www.newdu.com 2016/5/26 西安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主持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追求,媒体报道也格外关注具有突出才能的孩子。然而在被舆论过多关注的过程中,一些有天分的少年的心理健康也出现了问题。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4.5%的受访者认为媒体对有天分的少年的报道过于拔高,71.2%的受访者表示媒体报道有天分的少年应当就事论事,不要给孩子贴标签,61.5%的受访者认为家长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兴趣。

  郭文斌(浙江 教师):媒体有关“天分少年”的报道,有过于拔高的感觉,这确是事实,报道“天分少年”,往往注重于他们的成功,他们的耀眼,如此才能吸引眼球,而实际上,“天分少年”不只是只有光鲜的一面,他们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甚至是丑陋的,可媒体却往往有意忽略掉。给“天分少年”贴上标签容易,但标签一旦贴上,却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负面的。因此,我们要谨慎给“天分少年”贴上标签。

  主持人:天分被拔高,除了一些媒体的关注点有失公正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杨朝清(湖北 教师):在一个以发财、出名为成功目标的时代里,不同社会阶层在生存生态上存在着鲜明的反差;为了让孩子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一些习惯替孩子做主的家长们,想方设法地将孩子推到舞台中央。在功利和焦虑的成年人的鞭策下,一些孩子被人为地塑造为“天才少年”。

  主持人:伤仲永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那么在今天,我们该如何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悲剧。

  朱四倍(河南 教师):太多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天分者距离“伤仲永”悲剧的距离只有一步之遥,而能否避免之,即取决于个体的选择,也取决于外界的条件和影响。天才是上天送给人类的礼物,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在人群中仅占不到1%,而条件能否具备关系到我们对天才的珍惜还是浪费。当下,功利已经主导了成人社会的选择,未成年人只能在成年人的驱使下做选择,那些与升学无关的“天分”靠什么获得保护呢?所有的满腔热情和乌托邦想象的碰壁是一种必然。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因为所有的教育都不可能离开社会环境而单独存在,因此,拔高“天分者”的背后同样有缺少适合天分者成长土壤的因素在内。

Tags:如何对待“天分”,网友:谨慎贴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