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频道,考生的精神家园。祝大家考试成功 梦想成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财经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财经 >> 评论 >> 网言众议 >> 正文

高考防枪手大学生禁请假?

http://www.newdu.com 2016/6/6 北京晨报 佚名 参加讨论

  今年湖北、宁夏等地规定:高考期间,原则上不允许高校学生请假。因特殊情况确需请假的,应核清原因,严格审核把关。对无故未到校者,要逐人查清去向,以杜绝在校生参与组织作弊、代考等违法犯罪活动。(6月5日《新闻晨报》)

  2016年高考进入最后倒计时,近期,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密集部署考试纪律,确保今年的高考安全。为了杜绝替考现象发生,多地出招严防大学生离校充当高考“枪手”。一些媒体用“史上最严”来形容今年高考的严格。

  ●赞成

  不妨推行“不准请假”

  一些学生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权利。一些专家认为,又是人治替代了法治,这是对人权的侵犯。

  可以说,部分学生和专家的解读和理解也都是有道理的。就因为要杜绝“高考枪手”现象的出现,就把所有大学生都当坏人防范确实存在一定问题。但是,我们看问题不能钻牛角尖。学校的做法,未必是把所有大学生当坏人来防范,而是一种善意。

  这是对在校学生的最好保护。尽管那些替考的大学生也知道这是违法犯罪的事情,可还铤而走险。不能请假了,这就堵死了他们“激情犯罪”的可能了,这恰恰是对这类大学生最好的爱护,不至于让他们一失足成千古恨。

  这是对高考秩序的最好维护。我们需要一个良好、公平的高考环境。然而,由于替考现象的存在,直接打破了这种秩序。虽然说,高考有严格的把关措施,却也依然出现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总是有人为了利益,给“高考枪手”行个方便。而在校大学生就是最好的“高考枪手”。于是,很多犯罪集团,将目光盯向了这些在校大学生。当然,我们已经实施了“替考入刑”的办法,可以让不法人员更加畏惧,但是头脑一热的人,一时糊涂的人还是存在的。这种情况下,不让在校大学生在高考期间请假,就是对高考公平秩序的最好维护。

  何况规定只是“原则上”,还留出了一个宽容的空间,叫“特殊情况除外”,只是需要说出请假的具体理由,只是需要监管部门对其行踪进行核实。这都是充分考虑了权益问题。再说了,这次高考期间原本就是工作日,有多大事必须要请假解决?

  “不准请假”是高校杜绝“高考枪手”的主动作为,请读懂“高考期间大学生不准请假”的制度善意,别只知道谩骂了。

  郭元鹏

  ●反对

  别伤害在校生利益

  高考安检要加强防范意识,这本无可厚非,但没必要草木皆兵,把那些诚实本分的大学在校生一并作捆绑对待。给大学在校生带来诸多不便,甚至会无形中伤害在校生的自由与尊严。诚如一位大学在校生所言:“感觉我们好像一群动物,检疫合格可以上市了。” 

  为彻底杜绝高考舞弊现象,每年高考前夕,各地都会出台相关政策整顿高考纪律,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努力维护高考公平。然而,这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高考舞弊现象从来就没有绝迹过。医治考场纪律的良方,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深入解剖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找对顽症下猛药,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高考舞弊现象。  

  首先是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重构社会诚信,扭转投机取巧和功利化的社会风气,改变不公平竞争的社会选人用人机制,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念,拓展学生成才的路径。其次加强户籍管理,防止移民现象。

  当下,考生舞弊的现象还没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何况两部新法已经保障“史上最严”高考。在严防“枪手”替考事件上,一些地方对大学在校生未免有些过于敏感,更像是一种权力滥用。

  说到底,高考安检既要“严”字当头,但切忌造成大学在校生间接伤害。眼下值得警惕的是,在严防大学生离校替考事件上,一些地方出现的“过度严防”现象。此举犹如一柄双刃剑,难免剑走偏锋,在伤害考生诚信的同时,一不留神也侵犯了大学在校生的切身利益。

  黄春景

  ●提醒

  史上最严有待考验

  对于高考,我们期待“最严”,唯有“最严”才能保证公平、公正。而作弊则是对高考公平公正的极大伤害,必须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高考作弊,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媒体用“史上最严”来形容今年高考的严格并不为过。其一,有法律保驾护航。去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本月刚刚开始实施的新版《教育法》明确了对考生考试作弊的惩处办法。根据法条,作弊者或将面临“禁考”3年的处罚。其二,教育部三令五申。从5月25日至今,教育部在10天之内6次发出有关确保今年高考安全的消息。其三,各地均有整治行动。从5月份开始,各地还陆续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4个专项行动,依法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其四,严防大学生离校替考。其五,在技术上提升考场作弊防控系统。据了解,2012年至2015年全国各地法院作出的84份高考舞弊案裁判文书。其中,51份提到利用作弊器舞弊,占到了总数的六成。而几乎每年均会出现高考作弊事件。至于没有被发现的作弊行为恐怕也有。这需要不断提高防作弊的“技术含量”。

  “史上最严”,不在于“表面”,不在于“口号”,如果这边说“史上最严”,那边却是作弊不断,那“史上最严”也没有多少意义。“史上最严”能否杜绝作弊?显然,不仅仅是看技术,更应该看相关人的负责心有多强。

  “史上最严”不看广告看效果,而凭借“史上最严”的震慑恐怕无法让那些“准作弊者”望而却步,我们需要的是让那些想要作弊的高考生没有机会作弊。这才是最重要的。郭文斌

  ●评判

  值得点赞也值得反思

  高考在即,有关高考的热点似乎不再是大量的考前支招,而是被反复提及的“史上最严”。客观而言,这种说法没错。高考考场,俨然成了如临大敌的战场。“史上最严”,成了对学生最严酷的诚信拷问。

  维护高考公平公正,杜绝替考现象发生是其中的主要环节。由是观之,“史上最严”高考无疑值得点赞。但同时,这样的做法,也让人心生悲凉和疑问:难道学生们的诚信已经需要如此的“密集部署”?

  在我们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德智体”全面发展是个最基本的标准。且第一位是“德”,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是做人之本。然而现在德育变得可有可无。自觉遵守纪律,这个最起码的行为规范,在面对分数时变得无足轻重。尤其是到了高考,就成为决定学生命运的关键,这也正是不少人冒险作弊的根本。

  因此我们在严防学生作弊的时候,是不是也值得反思:与其挖空心思地防范,何如让教育回归本位,把德育落到实处,从培养合格的人才入手?

  维护高考公平诚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光靠“最严”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一方面,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把“德”真正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人生观。另一方面,要对各种可能影响公平的“土政策”进行清理,出台科学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同时,“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体现”,要坚决砸破招考暗箱,把招考细节都晒在阳光下,自觉接受公众监督,防范各类权力之手神出鬼没。

  张国栋

  ●三言两语

  除了从法律上加强之外,还要从小就培养学生诚信的观念,不过只要这种考试就是一切的现象存在,就必然会有作弊出现 。

  ——唐挚爱

  请管好高招办。

  ——杨咪

  最严不是表现在文件中,更要体现在对法律的敬畏心,还必须有严格的执行!每一个监考老师都必须维护法律的正义!千万不可为虎作伥。

  ——魏保全

  高考就算作弊金榜题名,那以后的路还很长,总不能次次作弊吧!考生和家长得有正确认识,这个很重要。

  ——邓小雯

  高考是人生第一大考,也是诚信之考,家长和老师应该把正能量的诚信理念传递给考生,帮助他们交好人生的第一份合格答卷。

  ——全辉

  我们学校把高二高一的学霸留学校防止他们参与作弊。

  ——蔡菁华

  将作弊入刑实在是太赞了。此外还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抄来的分数不光荣。

  ——何海

Tags:高考防枪手大学生禁请假?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列表
没有相关新闻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