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曹一
【编者按】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指明了行动方向。
眼下,个别高校的思政课流于形式,被学生们贴上了“枯燥”“没用”等标签,如何摆脱这样的现实窘境,寻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新方式,让年轻一代能够“入脑入心”,拆除学生的“心墙”,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把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困惑联系起来,把课堂搬到现实的广阔天地中去。
如何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成为学生心理上的依靠、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引路人?优秀的思政课老师是怎么做的?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们是怎么想的?这些都需要倾听和观察。第32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新华社记者,从多个角度探索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变化。真正让高校的思政课做到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惑,让品格和力量的“活水”真正涌入学生心田,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因事而化的思政课就有生命力
杨洋(国内部)
“是朝为稻粱谋,夕止安乐居;还是着眼长远,追寻理想?”面对被“枯燥”“没用”等标签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名青年思政教师反复问自己,是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做点什么改变现状?
青年思政教师的困惑折射出思政课的尴尬现状,虽然是必修课,却不如专业课受重视。诸如“老师不愿上,学生不爱听”等“吐槽”流传甚广。为了保证课堂“上座率”,有的高校甚至引进了刷脸签到、指纹签到等高科技设备。“思政课不好上!”成为很多高校思政教师的困扰。要想真正使思政课教学从教者无力、听者无心的尴尬状态下解放出来,关键要学生都“走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不仅是“授业”,更是“传道”。一些老师把上思政课仅仅当成了传授知识,课上照教材念一念,让学生课下背一背。有的老师讲义几十年不更新,不要说让学生“入脑入心”,就连“入耳”都是奢望。甚至有的思政老师把课堂变成了宣泄负面情绪的平台。
还应承认,当前以“90后”为主的学生主体追求自我和个性,对传统思政课的“填鸭式”教学兴趣不高。一位高校老师感叹:学生听其他课是嗷嗷待哺、如饥似渴,但听思政类课经常先入为主、心怀抵触。人民网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性认同高于情感认同,即在理性认识上明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但在情感上兴趣不高。
俗话说,没有讲不好的课,只有不会讲的老师。思政课要塑造人的灵魂,难不难?当然难。能不能上好?一些优秀的思政老师用行动做出了回答。徐川,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微博微信粉丝近10万。他的文章《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网友争相转载,徐川也因此被称为“网红”思政教师。他善于结合身边小事,能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很受学生欢迎。
让高校思政课活起来,首先老师要真信真爱,将心比心。不难发现,学生喜爱的思政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敢于直面难点痛点焦点,不讲套话空话虚话,真诚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有千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直面问题,以心换心。只有老师走心,学生才会入心。
让高校思政课活起来,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鉴古知今,以启来者,理论只有注入时代的火花才能散发思想的光芒。思政课很大一部分内容在讲历史,但老师不能就历史讲历史,而应结合当下热点事件,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针对学生特点,善用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把抽象的道理讲具体、讲生动。清华大学近年来将本科思政课放到在线课程平台上,选课人数近5万人,被称为“万人迷”思政课。
让高校思政课活起来,要以文化人,久久为功。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学艺术对人的品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思政教育要善于利用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赏析中感知中国精神。当前由中纪委组织拍摄的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彰显公安干警爱国主义精神的电影《湄公河行动》受到观众好评,不正是最生动的思政课“教材”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唯有把学生放在心头,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惑,才能让品格和力量的“活水”真正涌入学生心田,才能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因势而新的思政课方能拆“心墙”
宋常青(甘肃分社)
盘点2016年的“主旋律”产品,《红色气质》值得记上一笔。这个新华社精心打造的微电影形态可视化全媒体产品,在9分5秒内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网络点击量以令人振奋的速度攀升,在今年“七一”前刮起了红色旋风。新华社今年还推出了“神曲”《四个全面》,把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宏大内涵用动漫说唱MV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喜闻乐见。不少人惊呼:“高大上”原来也可以如此平易通俗。
“沉重”后突然而来的“轻松”容易让人产生不适应,惊叹的背后,是因为主旋律话题往往意义重大却又失于晦涩,难以讲出“味道”,主旋律宣传教育等工作因此一直并不轻松。
像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解读中央大政方针等工作一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主旋律”中的一项。这项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服务,使命重大而又光荣,却同样“高高在上”,没那么平易近人。在一些人看来,思想政治工作虚的东西多,实在的抓手少,开展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但《红色气质》和《四个全面》的探索,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看到了破解尴尬的信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原因无非以下几点:一个是照本宣科,机械照搬书本知识,内容枯燥呆板,有意义但没意思,讲者乏味,听者更难走心;二是工作思路过于简单,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个别高校过于依靠单向灌输,没有实在、真挚的情感做基础,教育变成了说教;三是工作形式的固化,满足于课堂宣讲、集中学习,缺乏科学准确的效果评估,工作形式一成不变。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常在学生身边,却难走进学生心里,效果可想而知。
“高大上”“主旋律”并不是必须板着面孔端着架子,一旦接上地气同样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红色气质》和《四个全面》的成功,虽然一定程度上在于表达方式的新媒体化,但更关键的是以情动人没有常见的说教味儿。比如《红色气质》中,小人物娓娓道来的家庭温情与荡气回肠的民族大义交织在一起,代入其中的观众自然能够产生广泛的共鸣,工作自然做得潜移默化、润物无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何尝不是如此,面对信息源日益增多的高校学生,更要少一些抽象道理,多一些鲜活事例,用鲜活的故事说话,要说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只有产生了共鸣的教育,才能走心。
对新媒体的运用,市场是先行者。近年来,依托微博、微信平台,出现了一系列的热点事件,尽管不少事件中有经济利益或其他诉求潜藏其中,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甚至陆续“神反转”、被证伪,但其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证明其准确把握了传播的规律、受众的心理,其中的传播经验同样可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借鉴。
成功的新媒体传播,无论最初动机如何、最终结果怎样,都牢牢地抓住了公众的兴奋点。比如亲情、温情、家庭极端困境等等,呼唤的是社会的善意,最容易引发共鸣。从已经被证实的新媒体热点事件看,多数脱离不了这个范围。高校学生的兴奋点在哪里,他们在关注什么话题,都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不研究工作对象,满足于照本宣科、一成不变,只会把路越走越窄。
不少新媒体事件传播中,通过文字的包装,让阅读者感受到当事人的喜怒哀乐,更容易让阅读者放下了心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变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样要拆除学生的“心墙”,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把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困惑联系起来,把课堂搬到学生宿舍、操场去,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当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能够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够成为学生心理上的依靠、学习生活上的引路人。
微信公号留言选摘
@王晓艳:最近几周都在上毛概课,每周一节的毛概课都是由不同学院的不同老师来“演绎”,他们风格各异。其中不乏“照本宣科”者,这样的老师大都不苟言笑,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古板”,只知道知识的交付,而不顾台下受众的接受,授课更像是完成任务,而且急不可耐。而另一部分老师则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讲“活”,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懂得顾及我们的感受,让我们能够精力集中地听完整节课,并且觉得“回味无穷”,颇多思索。其实不止于思想政治教育,教授其他课程的老师也应该懂得教育的“交互性”,多思学生所思,也多联系“活”的生活事件,把课堂的知识“烹饪”得食之有味!
@Ailan:学以致用是核心,思想政治和生活密切相关,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作为研究生,记忆深刻的思政课,还是老师讲的人民民主专政一节,从古到今旁征博引,同时让我们以个体的视角去观察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家、资本家的人生选择,毛主席等革命先辈的历程,还有延安汇聚的大量优秀知识分子的选择,通过这些故事充分证明我党的成功是人民的支持,我党的执政党地位是浴血奋战和人民鱼水之情的结果。任课老师应该想办法要把历史复活出来,用思想政治课给大学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精神骨架。
@十爷:诸如马哲等科目本身并不枯燥,其中的理论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或历史史实。如果照本宣科,把教材与当时理论产生的依据割裂开,理论不联系实际,注定枯燥,令人费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会“讲故事”。将理论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情景载体,讲得入情入理,讲得绘声绘色;对待马哲等从思想上应重视,它们并不是“老古董”过时了。让高校思想政治课堂在学生“迎”、教师“合”中真正“活”起来。
@万家凝:有些老师上课理论大而空,学生难以切身理解,况且有不少学生认为,与其让老师照本宣科,不如自己课下花时间看。讲完一本书,学生不知究竟学了什么,这就脱离了讲课的初衷。理应从时代精神和学生自身要求出发,将“知识的硬性灌输”转为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再回到课堂上反馈互动,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差理解,何乐而不为?
@Shraon: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有一种偏见:无趣,没用。就我而言,以前每次上毛概,总是浑浑噩噩就过去了。后来,老师增加了学生讲课的环节,加强了和我们的互动,我又重新审视了这节课,竟发现很多内容和生活有密切联系,确实值得大学生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们责任重大啊!